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9)暑温辨证(四)
相关推荐
-
《礼记》原文 译文(十八)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 ...
-
温病条辨 原文
温病条辨 原文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8)暑温辨证(三)
[原文]伤暑热久不解,神迷如寐,舌红少津,饥不欲食,脉数无神,此热伤胃中气液,津不能复,宜复脉汤去姜.桂加鲜斛.沙参.谷芽.扁豆.蔗浆. [注释]胃中气液为热所耗,气伤则液难复,故以人参.沙参.鲜石斛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7)暑温辨证(二)
[原文]伤暑初起,无汗恶寒,头痛身热,渴不引饮,舌白呕恶,此邪初袭卫分,宜香薷饮 : 香薷.扁豆.厚朴.甘草加杏仁.薄荷.通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丝瓜叶.扁豆花汗之可也. [注释]暑多夹湿,先伤卫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16)暑温辨证(一)
先君温病笔记(16)暑温辨证(一) 王东海 暑邪入脏形证-- [原文]暑邪自口鼻吸受 入肝则眩晕.麻痺.肝为风木之脏而主筋,内寄相火,暑火相合,则肝阴伤,则阳气上亢而筯失养. 入脾则昏睡不觉.脾为湿土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45)湿温案
张聿青(1844年-1905年,著有<张聿青医案>) [原文]张左,湿温旬日,烦热无汗,赤疹隐约不透,胸次窒闷异常,咳不扬爽,时常谵语,频渴不欲食,喜饮极沸之汤,脉数细滑,舌白心黄,近根厚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3)温病条辨·温疟
[原文]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注释]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灼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之类,彼此实足以相混,故附于此,可以参观而并见,治以白虎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2)《时病论》伏暑转疟
(续前) [原文]疟疾,古有暑疟.风疟.寒疟.湿疟.温疟.瘴疟.癉疟.牡疟.痰疟.食疟.疫疟.鬼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之名,临证不可不别. 暑疟者,恶寒壮热,多汗,烦渴引饮:风疟者,寒少热多,头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4)温病辨证(九)伏暑·疟·痢
[原文]妇人伏暑,舌绛口渴,脉数而涩,经水适来而断,寒热如疟,昼日明了,夜则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宜小柴胡汤加楂肉.归尾.赤芍.丹参.桃仁. [原文]伏暑但热无寒,一日一发,口干舌赤,多汗脉数,此名瘅疟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3)温病辨证(八)伏暑辨
温病条辨(清·吴瑭) [原文]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 [汪论]偏湿偏热,伤手伤足,挈领提纲,可谓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69)妇科闭经、血崩治法
妇科闭经.血崩治法 理冲汤 治妇人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服此汤十余剂后,虚证自退,三十剂后,瘀血可尽消:亦治室女月闭血枯,并治男子劳瘵,一切脏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