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哙效仿圣贤禅让王位,燕国遭受灭顶之灾
相关推荐
-
尧舜之道恐为传说,西周召公之后才实行了最早有史可稽的禅让。
燕国先祖姬奭是周文王姬昌的庶长子,当嫡长太子姬伯邑考丧生于朝歌的时候,姬奭也曾有过成为西伯嗣君的短暂想法,但当姬昌嫡次子姬发继任储君之位后,姬奭再也没有过非分之想. 直到周武王姬发伐纣东征,姬奭手提大 ...
-
叶史丨战国七雄之燕国历代君王(二)
燕桓公 燕桓公,燕襄公之子.公元前617年-公元前602年在位.其余不详. 燕国有两位燕桓公,此又称为燕前桓公,以便区分两位君王. 燕宣公 燕宣公,燕前桓公之子.公元前601年-公元前587年在位.其 ...
-
子之之乱(一):理想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子之之乱,哪来的什么禅让,只不过是燕王哙被理想冲昏了头脑,既想博得美名,又想占着王位,被燕相利用,赔了国家又折了性命, 秦国远交近攻,与东边的燕国结为姻亲,燕国太子娶来秦惠王的女儿后不久,燕后文王就去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三十五)燕王哙禅让时代有普通话吗?
整个春秋时代,燕国的存在感都非常低. 虽然说起来,燕国绝对根正苗红的国家,因为燕国的开国老大,是周武王的儿子,更是大名鼎鼎的昭公. 但是,燕国的存在感,就是始终非常低. 在整个春秋时代,燕国在国际社会 ...
-
战国风云23 东施效颦:燕王姬哙学尧舜禅让王位,却成千古笑柄
尧舜禹是传说中的三位古代部落首领,他们因品德高尚,不把公权据为己有,采取禅让制而被后世称赞.禹之后,进入公权私有.家国天下的封建社会,禅让制遭到破坏,愿意如尧舜那样采取禅让制的帝王几乎绝迹,就是用&q ...
-
燕国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燕王表示:寡人不愿意
公元前318年,一个国君决定要退位. 燕国地处中原之东北,定都蓟(今北京房山区),为"战国七雄"之一.由于地处偏僻,那些在中原.关中地区打得水深火热的诸侯国,在抢占地皮时基本不会想 ...
-
奇葩?燕王放弃世袭制礼让贤能为王,七百年来燕国第一次遭遇大难
奇葩?燕王放弃世袭制礼让贤能为王,七百年来燕国第一次遭遇大难
-
燕国子之之乱——荀子的禅让观(上)
原创 石洪波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在荀子前去燕国游学之时,遭遇了这百年难遇的政治奇事. 公元前316年,战国中期,周慎靓王五年,在中国北方的燕国,发生了一件政治奇事,燕王哙竟然要效法尧舜禹时 ...
-
秦武王死时,秦昭襄王远在燕国作人质,为何却能继承王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举鼎时发生意外,重伤而死,年仅23岁.由于秦武王没有儿子,所以王位只能由他的弟弟来继承.秦武王有不少兄弟,可是最终继位的却是他的异母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当时,秦昭襄王远在燕 ...
-
燕国之殇:“兄弟”反目,荆轲行刺,燕王杀子
在秦始皇以风卷残云之势吞并六国的过程中,燕国的覆灭可说是最让人充满悲情的. 因秦始皇在赵国出生,少时便与自小在赵国做质子的燕国太子丹结识,成了患难之交,两人的情谊可说胜似兄弟.后来秦始皇回归秦国成了秦 ...
-
五国伐齐时,赵国出力仅次于燕国,原因有哪些?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齐闵王)派兵消灭宋国.而在战国中期,除了消灭宋国,齐国还和燕国.秦国.楚国.三晋多次交手.在此基础上,齐国势到达巅峰.齐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但是,到了公元前284年,燕 ...
-
三国末期,除了魏蜀吴之外,还有一个政权的存在,因此应该是四国鼎立,那就是公孙度父子所创立的辽东燕国。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在几番争斗之后,总算形成了魏蜀吴三个政权,不得不说,刘备和曹操的发家史还是比较励志的,袁绍.董卓.袁术等人,没一个势力不比他们庞大的,但是曹操等人还真就凭借自己的领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