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型治疗方式评析-肺癌疫苗、硼中子放疗、电场疗法到底靠不靠谱?

每当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出现,并且被一种狂热的方式传播的时候,你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是这个吗?

好吧,当我看见这些内容的时候,第一反应是……

质疑,没错,当一个新的治疗出现的时候,先别急于欢呼,心里先评估三件事:

1.治疗原理合理吗?
2.经过科学的验证吗?
3.适合哪些病人?

从这个角度,我们看看这些新的治疗方式是怎么宣传的。

硼中子放疗

官方研究及现状

硼中子放疗又叫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通过点滴注射含硼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迅速聚集于癌细胞内,然后用一种超热中子射线照射一个小时左右。中子与进入癌细胞内的硼能产生很强的核反应,释放出一种杀伤力极强的射线,从而达到从癌细胞内部爆破消灭癌细胞的效果。

2020年5月,世界上第一台硼中子放疗(BNCT)设备正式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患有晚期无法手术或复发性头颈癌的患者。

今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也研制成功,并已启动首轮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但距正式收治患者还需要一个过程。其他地区,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都有硼中子治疗的医院,但很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日本是其中比较成熟的国家,但是接收国际患者的医院目前只接受局部复发或局部晚期头颈部癌患者。对国内患者来说,被收治门槛过高。

顾问简评

先说硼中子,这个治疗可是没有经过肺癌的验证,如果想要再收肺癌患者的钱,总该先开个临床试验,让一部分患者免费用上吧,但是现在的不少媒体宣传已经恨不得把这个治疗捧上天了,殊不知原理解释就一堆问题。

首先,硼中子的说法是示踪剂与PET的F18葡萄糖类似,在肿瘤中高吸收,而正常细胞中低吸收,之后用中子,注意,这个是高能量的中子,从上世纪50年代就想要用于癌症放疗而一直研究进展缓慢的中子,来轰击硼示踪剂,再释放“一种杀伤力极强的射线(半径很小的α射线)”,那么问题来了,中子的杀伤力不够吗?不,中子很厉害,当前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力来自中子,核电站的反应堆也是起始于中子轰击核燃料,那么如果中子可控,那么用中子直接轰击肿瘤瘤体不就好了,现在让中子穿过人体,带来路径上的一连串损伤,然后还不让中子在肿瘤中发挥杀伤作用(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而是让中子击中示踪剂里的硼原子,再释放α射线,尽管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效果,能对小范围内的细胞造成毁灭性杀伤,但是产生的量足够多吗?中子的速度太快,想要打中硼原子无异于几公里之外投篮,于是核燃料棒周围都要用石墨或者重水减速中子,我想知道这个硼中子放疗的设计里有考虑这点吗?

如果肺癌患者的实际放疗效果经过验证很优秀,你大可以觉得我在漫天胡说,但是在经过验证之前,我保留我的质疑,何况现在硼中子仅仅完成了几种浅表肿瘤的有限数量的治疗。

肺癌疫苗

官方研究数据

癌症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预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肿瘤,例如HPV疫苗、乙肝疫苗,是给健康人群预防准备的。另一类则是治疗性疫苗,给癌症患者治疗用的。

今年有最新进展的Tedopi(OSE-2101)便是一种治疗性癌症疫苗。今年ESMO口头报告会上公布了Tedopi(OSE-2101)治疗免疫疗法耐药的HLA-A2阳性、EGFR/ALK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化疗组(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相比,Tedopi组1年生存率绝对值高10%,达到46%,中位总生存期9.8个月,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目前Tedopi已获得专利保护,美国FDA已授予其 HLA-A2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孤儿药地位,认为Tedopi可作为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患者新选择。

更多数据和案例可查看往期文章↓

肺癌疫苗生存率超化疗,PD-1耐药依然有效!| ESMO快讯
新款肺癌疫苗火了,这次国内患者离它有多远?

顾问简评

肺癌疫苗,一个在业余媒体推动之下流传甚广的“古巴疫苗”的有效基本上属于传说,不老老实实完成规范的临床试验,专搞各种某些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宣传攻势,至于最终古巴疫苗(CIMAvax-EGF)是什么结果,大家自可以等国内是否批准开临床,切不可自行尝试。

Tedopi(OSE-2101)与今年报道的Efti、去年报道的NEO-PV-01、前年报道的HS-110,都在完成相关临床试验的方面走了常规路线,尤其是今年的Tedopi(OSE-2101),很明确适用于免疫疗法耐药的HLA-A2阳性、EGFR/ALK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的治疗中不存在广泛使用的药物,尤其是强调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的当今,选对了,新药老药都是好药,选不对,再贵的药物只是劳民伤财还耽误治疗。

上述内容如有其他疑问,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小助手

电场疗法

官方研究数据

与化疗、靶向等全身疗法不同,电场治疗是一种局部疗法,靠可穿戴的设备来产生150千赫兹电场来抑制肿瘤生长。

2020年9月,公布了一项评估肿瘤电场治疗在中国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该研究首次公布了肿瘤电场治疗在真实世界中应用于中国人群中的疗效数据。研究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新发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复发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6个月;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皮肤刺激,均为I-II级。

目前电场疗法已被FDA批准用于:

1.治疗无法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恶性间皮瘤(MPM)的成人患者,可与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同时使用。

2.用于组织学证实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成年患者(22岁或以上)。

3.联合替莫唑胺用于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成人患者的治疗。

4.对于接受化学疗法后复发性胶质瘤,可单独接受电场疗法。

除胶质母细胞瘤和恶性间皮瘤外,多个全球Ⅲ期关键性临床研究正在进行,评估肿瘤电场治疗用于治疗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的疗效,同时针对肝癌和胃癌的Ⅱ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除了上述不同癌症,肿瘤电场治疗在动物模型中能增加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也有科学家推测,电场治疗或许能和PD-1类的免疫治疗产生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治疗效果。现在就有正在进行的研究,用于验证未来电场疗法能否协同免疫治疗,更好地用于抗癌。

顾问简评

很多人问我电场疗法有没有用,大家也知道,问我的几乎都是肺癌患者或者家属,那么肺癌的电场疗法其实才开始做相关的验证,完全没有数据,好在这个治疗显得很规矩,不搞什么夸张的宣传,不找官方背书,我们静静期待结果就好,可用的,自然要积极追求,不可用的一定要果断放弃。

结语

本周在群里看到一篇很扯的标题党文章忽悠大家,实在无法忍受,提醒了三氧化二砷(砒霜)用于TP53突变的患者仅仅做了一个实验室的结果,距离临床应用,甚至距离开展临床试验都尚远,如果认为实验室研究很快就能让“千万癌症患者迎来良药”,那么每天可能都有抗癌新药上市了。

图源:病友群分享文章

然后又看到一篇文章在肺腾的病友群里蹦出来,基本上看到标题就知道没什么可信的了,妥妥的标题党。一向严谨的德国人没想到被拿来这么包装,不过这个谣言已经是去年玩剩下的了,和两个月前的“以色列治愈癌症”谣言一样,都是散发着酸臭味的陈年老谎,但就是这样的,还有这么多人宁可相信,让科普工作者们深深的感到无力。

图源:病友群分享文章

希望大家面对这些信息的时候,放下一颗躁动的心,别被所谓的正能量、高科技、新方法忽悠,从“德国新算法”到“以色列治疗方法”,从“狗药”到“戒酒药”,从“三七抗癌”到“石斛救命”,从“气功神效”到“硼中子突破”,这一年我们被太多信息包围,没有被忽悠瘸的或者忽悠穷的都是明智的或者幸运的。愿大家能够多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用好现有的治疗手段、参加正规的新药临床、精心做好护理与副作用处理才是提升肺癌治疗收效的关键。


最后,肺腾真诚祝愿各位病友抗癌顺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注明“文章”,加入肺腾病友群,在群里说出你的疑惑和问题,专业医学顾问和多年抗癌经历的病友,一起为你答疑解惑!

喜欢,你就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