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常见思维谬误举隅(二)

叮  叮 摄

在清空第一网鱼之后,又有不少思维谬误的鱼儿摇头摆尾进入网里,今日再次收网,希望能供给大家新鲜的鱼儿吃。

一、“大多数是好的”迷雾

当你谈及不法警 察时,就有人会说,我们大多数警 察还是好的嘛;当你说到官 员贪腐时,有人就会说我们大多数官 员都是好的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只要你谈及现实生活中种种令人发指的坏人与坏事,“大多数是好的”就会及时赶来,罩在你头上,令你无话可说,无技可施。在“大多数是好的”迷雾中,我也迷路了。

直至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刘里远博士的《有一种高论叫“大多数是好的”,怎么破?》(刊“赵鹏和朋友们”微信公众号)后,我总算是拨云见日了。

作者认为“大多数”是数学问题,于是他介绍了两个数学定律,一是“正态分布”,指“正常事物的分布范围,51%就是多数,70%就是大多数,95%就是非常显著多数”;一是“离散分布”(或“泊松分布”),即“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发生的个体数,一般用于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

“在计算和评价发生坏人、坏事时,应该使用的是离散概率或泊松分布概率,应该是每千人万人甚至百万人中,发生的数目,作为概率值。如果坏人由过去的平均值万分之三上升到万分之五,就是警惕信号;如果上升到万分之七,就是危险信号”。

作者指出,“大多数是好的迷雾”,正是“以正常存在的正态分布大多数概率大数字,来替代异常发生的离散分布或泊松分布的个体数小概率小数字”,这是偷梁换柱,是“混淆正常与异常、正态与离散,实施逻辑欺骗和概念偷换”。

感谢刘里远博士的文章,一下子拂去了笼罩在我心头已久的困惑。

二、因果倒置

最典型案例就是网络上广为流行的《没有祖 国你什么也不是》《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之类的文章。本来应该是没有一个个的人,哪来家庭,哪有社区,哪有国家?同理,没有一个个的员工,又从哪里来的单位?而上述作者,不知出于什么居心,竟然将其颠倒过来,并且迷惑了无数不能独立思考之人。

三、不当类比

最近十分流行的《像对待领 导一样对待父母》就是好例。你和领 导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和父母是血缘关系,两者能是一回事吗?能同等对待吗?换个说法,你能像对待领 导一样去对待恋人吗?能像对待领 导一样去对待子女吗?

四、煽情数字的欺骗

同样是在微信群里流传的《中国科学家发大招:沙漠即将全部变成良田!》一文的最后,作者这样写道:“可以期待,13亿聪明的大脑,必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沙漠是否能够全部变为良田我们且不去管它,就看这句话——“13亿聪明的大脑,必将创造更多的奇迹”,这是多么激动人心、鼓舞士气的表述啊,要知道,只一个聪明的大脑,如牛顿,或爱因斯坦,或哥白尼、伽里略、笛卡尔、莱布尼茨、法拉第、道尔顿、门捷列夫、达尔文、巴斯德等,就足以改变世界之进程,更何况13亿个聪明的大脑!然近500年来,这样的大脑,我们是连一个也没出过呀,可现在好了,拜作者所赐,我们一下子就冒出了13亿个聪明的脑袋,这将创造多少奇迹呀,别说是将地球上那么点沙漠全部变成良田了,就是统治浩瀚的宇宙,那也是统统不在话下的!

五、主动放弃质疑的武器

前几天我在微信群里读到篇《微波炉生产厂家不说的惊天秘密》,文章中说“德国家庭中几乎看不到微波炉,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危害(其加热过的食物致癌,破坏脑组织等),所以不用”。

德国人的严谨举世皆知,所以我一读到这里,就立马相信了,此后几天里,我不再使用微波炉了。因为德国人的严谨,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严谨。直到女儿提醒,这是假的,我才重读原文,发现此文竟然连作者也没有。问从美国回来的人,答“美国人一直在用微波炉呀”。致信在德国的学生,答“假的”!你看你看,在谣言面前,我连一枪也没放就缴械投降了!从今尔后,我要紧握“质疑”的武器不放松了!

六、迷信进步

我一直相信世界是向前发展的,人类的进步是永恒的。直到我读到刘铮的《法郎士的悲观》后。法郎士在1919年7月的一个下午曾对赛谷这么讲道:

我们没法不留意到一律化、平均化、以高就低这一令人极度不安的进程。这就是进步的轧路机干的好事。进步,尤其是咱们的这种进步,也就是在生命中讲求实际的一面占有压倒性优势的这种进步,绝非没有缺陷可言。我们谁都得去适应它,我们谁都在适应它,但牺牲不小、代价很大。物质进步。说到底,意义何在?它意味着一种普遍的平均化,没有必要再奋斗了,结果呢——记好我的话——就是人的个性的丧失……

进步的傀儡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现在我们倒成了它的奴隶了……我们就这么走向前去,无知而又自负,走向一个不抱敬意、不讲次序、不顾道义的未来。(刊《文汇报》笔会版2017.11.25)

这段法郎士在近百年前讲的话,就令我悚然一惊——不错,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在交通、通信、医疗等方面带给我们以巨大之便利,并且这种进步永远不会止步的。可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呢?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步呢,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倒退呢?

以上便是本周我捕捞的收获。你的网中又打到些什么呢?

二O一七年十二月二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老子》中的逻辑谬误

郁土:谬误产生的根源

郁土:思维健康的标志

郁土:让逻辑成为你的第二本能

郁土: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0)

相关推荐

  • 三大原因决定,赌博无法取胜

    导致赌徒倾家荡产的第一个原因被称为"赌徒谬误",也可称之为蒙地卡罗谬误,简单来讲,就是赌徒们很容易把整体概率与独立事件概率相混淆.

  • 面向太阳就看不到阴影了吗?(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收听广播,突然听到主持人冒出这么一句: 你为什么会看到阴影?因为你背对着太阳-- 初听似乎很有道理,细思则存在问题.主持人嘴里的"阴影""太阳"都是打比 ...

  • “如果爸爸的麻将馆倒闭,地球将会毁灭”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老友发来一篇小学生作文,甚为有趣,全文抄录如下: 我爸爸开麻将馆      我爸爸原来在保定路饭店上班,后来房子拆迁下岗了,他就在附近开了个麻将馆,由于春阳里小区到处都是麻将馆,市场的激烈竞争 ...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偷换概念

          北京时间 1 月 31 日凌晨 3 点 30 分,世界卫生组织(WHO)突发事件委员会经讨论,决定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上纲上线

      有一个词,凡经历"文 革"者应该都不陌生--上纲上线.纲者政 治纲领,线者思想.政 治之路 线.该词汇<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收,只能采用"百度百科" ...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错误归因

    ( 值此新春之际,无以为贺,权且把拙文当作献给众多新朋故旧之新年礼物吧.)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所有的谬误都是虚假综合的谬误,而且可分为两种形式:缩小的谬误是一种缺乏现实的综合,而夸大的 ...

  • 书果真“非借不能读”吗?(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读袁枚<黄生借书说>有疑 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附后),不能无疑.其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作者紧紧围绕此论点,一连使用了四个事实加以论证,分别是天 ...

  • 坏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小  草 摄 一中医在与友人聊天时说: 抑郁症本质上是忧国忧民忧天下,唯独不忧己,像屈原,其感觉是:举世皆醉我独醒,当代崔永元是代表.他认为,得抑郁症的,多数是好人.坏人不会得抑郁症云云. 大家都知道 ...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她因何被骗?

    (育  智 摄) 宣克炅在<[上海一名66岁已婚男子骗财骗色]他得手后还是败露>(点击可看‍)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件:   犯罪嫌疑人贺某,65岁,初中文化程度,上海本地人,曾因盗窃罪于2 ...

  • 常见思维谬误举隅:牙好,胃口就好吗?

    午饭时分,与同事聊及牙齿,我说自己的目标是"80.20",也就是到80岁,尚有20颗牙,据言这是欧美人的标准. 孰料同事不以为然,说他外婆今年93岁了,只余三四颗牙,身体很好.她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