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复旦团队研发新型智能夹克,可为手机无线充电、实时监测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
复旦的新衣再登Nature!穿在身上能为手机充电,可水洗可弯折,刀戳车撵都不坏
杨净 鱼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今天,一件来自中国的衣服登上了Nature. 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别眨眼,下一秒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注意那个手机). 没错,这件衣服正在 ...
-
[首藏作品](5208)未来智能穿戴:把计算机“织”进纤维里
未来智能穿戴:把计算机"织"进纤维里本报记者 刘园园11月中旬,刊发于<自然>杂志官网的一篇文章显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超灵敏.弹性极强.可嵌入到纺织品和柔 ...
-
复旦彭慧胜团队又发《Nature》!有望实现为手机充电的衣服
编辑推荐:本文首次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FLIBs)的内阻随着长度增加而减小的规律,因此可以生产出高性能的长FLIBs.使用工业纺织机将FLIBs编织成大面积纺织品,具有足够的能量来为大型电子设备供电. ...
-
快了!衣服就能给手机充电了
作者 | 黄辛 吕京笏 陆琦 一米长的纤维锂离子电池.课题组供图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这听起来像科幻片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团队通过系统揭示纤维锂 ...
-
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Nature:高能纤维锂电,弯曲100000次性能依然亮眼!
第一作者:Jiqing He 通讯作者:陈培宁.彭慧胜 通讯单位:复旦大学 今年3月10日和5月7日,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和陈培宁副研究员等人在Nature上相继发表了题为"Large-are ...
-
[首藏作品](6848)可穿戴设备又上新 电池“织”成的衣服来了
可穿戴设备又上新 电池"织"成的衣服来了◎吕京笏 本报记者 王 春 可穿戴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概念图 受访者供图大于80%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500圈后,电池的 ...
-
陈根:可穿戴新突破:锂离子电池做成储能织物
陈根 知名科技作家为你解读科技与生活的方方面面.09-07 10:24 文|陈根 很多时候,人们出门会遇到手机没电,又忘记携带充电宝和充电器的情况,这给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如果有这样一件衣服,它看起来 ...
-
纺织纤维检测标准有哪些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纺织品有哪些检测标准呢?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DB12/T825-2018洗染行业公用纺 ...
-
80后教授孙永明:科学从来都是无止境的
孙永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入选者.孙永明教授的人物简介非常简单,因为他实在是太年轻了.首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 ...
-
“吃喝拉”都可以!上海交大、MIT团队联合研发新型智能假手,仅约292克
撰文:XT 编审:寇建超 排版:李维思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 500 万人正经受着失去上肢的痛苦,上肢截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 尽管人工义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可以帮助截肢患者恢复肢体功 ...
-
《科学》三连发:制住癌症两大“不可成药”位点!约翰·霍普金斯团队研发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癌新...
如果给癌细胞的基因突变列个"黑名单",那TP53.RAS这两个基因位置一定很靠前.TP53一直是靶向治疗攻不破的难关,而RAS基因家族中,虽然有小分子靶向药初获成功的KRAS,但还 ...
-
舒适亲肤还防汗,受“剪纸艺术”“皮肤毛孔”启发,MIT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智能皮肤
撰文:吴婷婷 编审:寇建超 如今,使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比如各种手环手表,以及皮肤贴片等趋于微小体积的产品或技术. 然而,就皮肤贴片而言,有一个始终难以攻克的 ...
-
清华和MIT团队研发新型毫米级流体驱动变形结构,为人机交互设备提供更多可能!
导读 人机交互(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当下技术发展的热点,好的人机交互需要好的软件/智能系统,但是好的硬件系统/平台也是人机交互的关键.在设计交互硬件时,流体 ...
-
阿里真的要造车了!智能轿跑+智能SUV,自动泊车+无线充电
新能源+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自从特斯拉入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三巨头"崛起之后,国内就掀起了一股智能电动车的发展狂潮,不但传统车厂纷纷转型,而且 ...
-
Dreem:智能头带获FDA批准,实时监测脑部活动,用音频改善睡眠质量【海外数字医疗百强榜】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中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2020年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仅6.69小时.56%的互 ...
-
Nature重磅 | 浙大陈军团队发现mRNA携带PTC通过Upf3a和COMPASS元件引起遗传补偿效应
推荐:江舜尧 编译:微遗传 编辑:马莉 2019年4月3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PTC-bearing mRNA elici ...
-
Nature子刊 | 复旦Ying Huang团队发表新成果,基因测序技术为先天性腹泻与肠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能
复旦大学Ying Huang团队于2019年3月21日在<Genetics in Medicine>上发表题为<Clinical and genetic spectrum of ch ...
-
Nature重磅:全球癌症细胞治疗研发管线汇总,增长迅速、中美领跑
癌症细胞治疗,属于免疫治疗,通过将自体或异体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后回输到病人体内,从而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治疗癌症.目前癌症细胞治疗包括CAR-T.TCR-T.CAR-NK.TIL.C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