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角老龙王救始祖的传说(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相传,很久以前,仡佬族的始祖先民,居住在山林里,在大树上搭窝栖息,以猎狩小型动物为生。一日,先民们在山林里寻找猎物的时候,与一群猛虎不期而遇,短暂的相峙之后,先民们开始逃跑。他们逃到了山的最高处,虎群也追到了最高处,他们爬上了最高的树,虎群就在树下停了下来,围着大树,不住地咆哮,仿佛打定主意,非以先民们为食不可。三天三夜过去了,虎群仍旧围困着先民们,眼看树上的人们就要坚持不住了。这时,天空中飘来一朵彩云,东海的金角老龙王站在云端,他是受天庭调派,在此方布云行雨的。他搭手一看,便发现了相峙的人和虎。他想,地界上人本来就少,让他们成了虎的食物,岂不可怜,让我救他们一救。于是,龙王倾东海之水,倾泻而下,渐渐的,水漫上了山顶,淹没了虎群。

  先民们得救了,他们十分感谢金角老龙王的救命之恩,同时,他们对洪水也产生了敬畏之情,给后人们留下了描述这次洪水的八字真言:“洪水朝天,淹(读an)死老鹰”。后来,仡佬人为感族龙王的救命之恩,把他们奔走山林间,脚上必须穿着的鞋叫做“八块金龙”。八块是鞋由八块兽皮缝制而成,金龙是指金角老龙王,意在祈望仡佬人穿上“八块金龙”走在山野间,有金角老龙王的眷顾,能够平安顺利。为了感谢他们的大树,自此以后,他们每年都要祭树,把山林中的大树作为神灵来供奉,让有灵的大树永祐仡佬人的平安。(这个传说在贵州省务川县的长脚、蕉坝和贵州六枝的居都仡佬村至今仍然流传,居都村的仡佬人每年的三月还要过祭树节。)


(0)

相关推荐

  • 创世神话:开辟鸿蒙天地⽣

    创世神话承载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集体记忆,综合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形 态,是人类探索世界和生命起源之原初形态的文化体现.与西方宗教色彩浓 厚的神创论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创世神话倾向于现实化和人性化,更多地体 现 ...

  • 蛰伏在山体中的“孽龙”

    □陈锦 莆仙地区属丘陵地带,群山绵延,涧谷纵横,水量充沛,夏秋时节从东南吹来的海洋季风由于受阻于戴云山脉,频繁地在这里形成暴雨或雷阵雨降下.如果某个时段的雨量过大,就可能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水患.同 ...

  • 吃虫节的传说(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 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无可奈何.寨老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谁能除掉虫害,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 ...

  • 田母的传说(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许多许多年后,人不断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有时,猎物甚至不能够填饱肚子,人们开始焦急起来,为寻找新的食物,狡尽了脑汁.恰在这时,天空乌云 ...

  • 无字棋的传说(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在贵州务川民间,尤其在仡佬族聚居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古老的无字棋.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有人想走棋,马上就地而坐,找一根小棍,在土地上东划西画,并出现一些奇怪的棋盘,再随地 ...

  • 宝王菩萨的传说(仡佬族)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网 作者:佚名 相传很久以前,一群贵州务川仡佬族先民濮人在深山劈石恳荒,其中一青年发现刨出来的石头中闪耀着红色砂粒,便好奇地带回家.山货商人来到洪渡河畔,听说这里出了红石头,找到了存 ...

  • 仡佬族的介绍

    仡佬族[gē lǎo zú] ,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历史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 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

    龙潭仡佬古寨也叫丹砂古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大坪镇,离县城约10km,古寨风光接近原生态,打造的痕迹很少,适合喜欢原生态.宁静.摄影的人光顾 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位于 ...

  • 仡佬族美人

    仡佬族美人

  • 贵州省石阡县鸳鸯湖村(仡佬族)

    贵州省铜仁县枫香乡,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了山坪水库后,每年有数千只鸳鸯飞来这里过冬,形成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水库从此改名为"鸳鸯湖",水库边的村寨改名为"鸳鸯湖村&qu ...

  • 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 . 尧上村(仡佬族)

    贵州省铜仁市,有两座名山,一是世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一是历史上曾是佛教胜地的佛顶山.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尧上村,就在佛顶山东坡脚下,属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仡佬族侗族乡佛顶山村,是以仡佬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