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有序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长者和幼者之间有先后排序。

赏析

古人云:长幼有序,不可紊乱。
孟子这句话,无疑是继承发挥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治思想。
礼治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认为“仁即礼”,一生都在“克己复礼”。孟子深以为然,长幼就是礼,长幼有序,不可紊乱。长幼乱了,家就乱了,国就乱了,就不符合儒家的礼治主张。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无不为立太子费尽了心思。立长还是立幼,一直是最大的难题。
唐太宗李世民废长子李承乾立李治,酿成大祸,被武则天灭国另建周朝,还好最后交到李家,而不是武家手上。
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葬送了隋朝江山。
由此可见,废长立幼酿成的大乱,比比可见。
从周朝开始就明确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幼成为历朝历代遵守的传统。废长立幼,一直受到否定,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也不是说长幼有序,就一定稳固。唐高祖李渊立太子李建成,最后还是被李世民武力夺取。明太祖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太子死后,立长孙朱允文为太子,最后也被叔叔朱棣武力夺取帝位,酿成动乱。
长幼有序,固然是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万无一失,一切还取决于人。若长子无能,还要硬立,也是取祸之道,不可不察。扶不起的阿斗,硬要去扶,也是徒劳无功。
现代社会,长幼有序的“序”可以理解为尊卑。弟弟要敬重兄长,所谓长兄如父。当然,在财产方面,不必遵照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要公平继承,否则一味遵循古人法则反而会出乱子。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0)

相关推荐

  • 高考名著个性化解读——《论语》(1)

    引言-- 宋初宰相赵普,有人说他所读只有<论语>而已.太宗问及此事,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颁布& ...

  • 2017全球荀子礼乐大典邀请函

    2017全球荀子礼乐大典邀请函 尊敬各界荀学专家教授: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化性起伪"."隆礼重法"等治国修身思想对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产 ...

  • 李说我听:儒家三种治国思想演变,带给我们什么呢?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儒家思想是中国人的底色,它有三种不同的治国思想:礼治.德治和人治. "礼治"就是以礼治理国家.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咨询治国的方法.孔子 ...

  • 【礼治lǐzhì礼制】

    [释义] 礼治:以礼仪制度和道德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这是先秦儒家的政治主张. 礼制:礼仪制度. [辨析] ①这两个词词性有同有异,"礼治"是名词兼动词,"礼制&q ...

  • 齐家观其长幼有序 好学通于古今之文

    1186 齐家观其长幼有序 好学通于古今之文 刘正平/文 前天(2019年11月29日 ),株式会社搜挖会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二)专场,上拍了杨树达篆书八言联"齐家观其长幼有 ...

  • 应可军 | 长幼有序排辈份

    长幼有序排辈份 文/应可军 现代青年父母给孩子取名,多随意为之,或取其寓意好,或取其动听.此与古人之取名迥异.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人名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更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 ...

  • 中国古代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传统社会以基本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即以孝.忠.忍 ...

  • 婚礼需遵循长幼有序的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镇,少数在农村. 乌孜别克族家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