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怎么纪日的
相关推荐
-
喝茶的最佳时间
古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并以十二地支来表示.若是将古老的十二时辰映射在茶里,又有怎样属于茶人们的心动呢? 01[子时]夜间11:00--次日1:00 夜半,又名子夜,是十二时辰 ...
-
古代的“一炷香” “一刹那”指多长时间?很多人不知道
我们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都会听见剧中人物说一句台词:"一炷香的功夫",那么,这一炷香时间就懂是多久呢?古人不像现代,可以详细的从表上看到时间.不过,他们都会聪慧,会利用其它的方法, ...
-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练太极拳一定要有时间保证,老辈讲:日练三炷香
练太极拳,或者说站桩,一定要有时间上的保证的,老辈讲:日练三炷香. 过去没有表,白天就靠看日头,晚上就靠点香.三炷香,我觉得三是多的意思,香有长有短的,六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 这年头还有人爱说 ...
-
“更”和“鼓”的区分
"更"和"鼓"的区分 图:日晷上的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中国目前全国统一使用一个时区,现行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是以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 ...
-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
天对阳,地对阴,古人说阴阳不能独居,天地是一体的,这就是古代的时空一体. 天在上,地在下,上下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也没有上. 阴阳也是相对而言的,君为阳,臣为阴. [八卦.五行都是抽象 ...
-
2月24日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主讲人简介 赵超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10月26日生于中国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汉画学会副秘书长.个人撰写出版学术专著 ...
-
半个木匠:略谈日本组子细工和中国古代花格的渊源
谈到日本组子和中国花格的渊源,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说理论不如先举个例子,更直观明了. 此为木结构花格之三 栀子花式,因纵向棂条和斜向棂条相夹,形成纹样图案似栀子花而得名.此种几何法的构成方式,形成的纹样 ...
-
中国古代志怪系列十——《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连纪晓岚都自叹不如
听鬼故事这件事,不独是现代人的爱好,古代人更是把之当作最大的娱乐活动之一. 夜晚,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聚坐瓜棚之下,狐鬼花妖,奇人异事,精彩纷呈.说到关键处讲故事的人突然停住,人们屏着呼吸等待下文 ...
-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2组)》纪92纪字头纪念邮票
古代科学家的丰碑发行的一套邮票,1套8枚. 图序图名面值发行量(297)蔡伦像4分300万枚(298)造纸4分300万枚(299)孙思邈像8分600万枚(300)医药8分600万枚(310)沈括像10 ...
-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1组)》纪33纪字头纪念邮票
邮电部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树起古代科学家的丰碑,1955年8月25日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小型张4枚. 图序图名面值发行量(125)张衡像8分600万 ...
-
中国古代历法——日和时、旬和周
4.日和时 一昼夜为ー日.一日的开始,最早当以日出算起,即夏以平旦为日始,以鸡鸣为日始,到了周代,以夜半为日始.一日昼夜长短不一样,<礼记・月令>对二分二至只讲昼夜平分,对夏至只讲昼最长而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日与纪时
干支纪日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现存甲骨文有大量记载.目前我国连续不间断且无错乱使用干支纪日的记录,是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有2600多年的历史. ...
-
纪.0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
纪33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 (125) 8分 张衡像 600万枚(126) 8分 祖冲之像 600万枚(127) 8分 僧一行像 600万枚(128) 8分 李时珍像 600万枚19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