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玉器经验谈 2024-03-27 22:33:08 琢磨玉器经验谈 玉器这东西实在是神奇。它先让你从美中感受快乐,有所充盈,然后就会误以为自己“有文化”而掩饰不住的骄傲自大。随着学习和认识的深入,就会陷入自怜与自卑,进而自我否定。原来“自我”在时间和物质这两条线上,甚至都算不上尘埃。这个“迷惑期”或长或短,有的人就此止步,选择舍弃。如同一场苦恋之后毅然“分手”。只有少数幸运者会在认识到玉器世界的宽博和自己的渺小之后,安静地接受,陪伴一生。 (观音塌前卧,静待小花开)琢磨玉器的过程具有非凡的震撼力。不管你之前对玉器了解多少,是否热爱,只要你仔细地观摩了玉料变成玉器的过程,即使你可能依然不热爱、不追随,你也一定会因为叹服而对玉器生出敬畏之心。每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所蕴含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量都是何其惊人! (和田玉 清明上河图)玉器的加工中有一些“规矩”,这些师徒传承的“法宝”说起来仅仅是手工艺者在琢磨玉器的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却让我受益匪浅。“大鼻小眼、短颈高肩、见面留棱、以方易圆……”这些“门道”是苏州某玉雕厂的张姓师傅随口告诉我的。他当然也不知道此话是哪朝哪代、哪位师傅所总结,但是他知道只有按照这些法子才能完成手里的活儿。“玉料又不是面团子,搞砸了可以捏个团儿再黏合回去,这东西密实得很,磨下来都难。”话说到这里本来也就罢了,谁知道张师傅偏偏语重心长地说道:“人饶玉,玉饶人”。 (如意图细部)成龙式的大鼻子可以通过继续加工、打磨变得小巧玲珑,关之琳的小翘鼻却不能靠“打磨”变回“成龙款”。坚硬的玉料可不是石膏或硅胶,花点心思还可以修补回去。都说人生如戏,只是这出戏从不排练,任何人都没有机会修改它,只能一幕接一幕地继续下去。且不说我们的选择往往出现偏差和错误,还有无数的偶然、意外、不可控因素。如果人生从一个刻板的剧本开始,对台词字斟句酌、对角色挑剔刁钻,画外音的出现也要做到分秒不差……可想而知这场人生大戏之“乏味”,主人也许很快也会厌倦自己。完全信马由缰,恣意而为的过日子也相当可怕。只为眼前的诱惑、欲望、利益所驱使,这个人生就只能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了。 (如意图细部)天天关在作坊里碾磨玉器的张师傅让我明白了我早就该明白的道理:——“完美”永远在路上。人生如玉,必须打磨。要敢于开刀,接受雕琢。“人饶玉,玉饶人”,一块坚硬的、静止的、没有感情的矿物尚且需要我们手下留情,何况有血有肉有感知的人呢?心胸开阔些,眼界长远点,思想不绝对,说话不伤害,做事不避难,好处不占尽,哪有什么山穷水尽。都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如果将张师傅说给我的十六字箴言逐一展开来讲,句句话都有一篇长文章(此处省略一万字)。余生还能“由方易圆”,是一件幸运的事。努力由率性而为,行事刚毅操切,逐渐地走上接受一切,放过自己,和谐圆通之路。(原文刊于2011年7月2日贵州都市报“秋秋藏话”专栏) 赞 (0) 相关推荐 翡翠挂件如何审料到设计,生活化的比喻让您学会看翡翠的雕琢 大家好,欢迎来到<珠宝玉之窗>,珠宝玉石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精致起来.所以,就让我们透过<珠宝玉之窗>,一起来了解珠宝玉的时尚世界吧! 之前有 ... 我们的祖先怎样琢磨玉器 发布时间:2013-01-17文章出处:科学画报作者:叶小红 邓聪 (原文发表在<科学画报>2012年第12期,此文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成果之一) 沈华:元代玉器的琢磨特点和鉴定细节 (接上期:蒙元时期的玉器饰品种类特点) 元代时期的手工业成功严格说都是建立在掠夺和侵占的基础之上的,蒙元靠铁骑征服了世界,各类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玉器的制造都是在宋.金玉器的制造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逐 ... 古玉学步(136):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古代琢磨工艺 原创一夫之2018-11-30 09:16:33 通过国家馆藏玉器的微距成像图,观察琢磨工艺的痕迹特征: 选取观察点(图1-1): 图1-1 观察点显示工艺在"琢"上,琢工的痕迹刚 ... 生坑精美玉器 这些原汁原味的出土古玉经过千年的掩埋,一样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古玉上的血沁不可能是真的,按照法医学理论,人的尸体血液几小时就会凝固发黑,怎么会产生鲜红色血沁,所谓血沁是古人的臆想.古玉上红色沁是朱砂沁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5 281. 白玉镂空福寿方形牌 明 长5.7厘米 宽4.5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长方形镂空牌中部一'寿'字,其旁有蝙蝠飞翔,以串枝叶.梅花.竹叶衬托,外围竹节形方框.寿字为长寿吉祥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6 300-301. 青玉环把有盖樽 明晚期 通盖高10.5厘米 口径6.8厘米 1962 年北京小西天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杯体圆,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圆形平顶纽,上饰水涡纹,纽 ... 危地马拉翡翠的历史也很悠久,曾是古玛雅人最爱玉器之一 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现在喜欢危地马拉的翡翠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原来不喜欢危地马拉翡翠的人也从原来的不喜欢变得渐渐喜欢上它,而我也算是其中之一.曾 ... 浙江文物考古所在中国地大(北京)作“良渚玉器与良渚文明”讲座 北京讯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以"良渚玉器与良渚文明"为主题的讲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应邀来校作讲座. 良渚文化,出现在公元前3300~2300年, ... 玉器收藏方向如何定位 玉器收藏方向如何定位?民间玉器收藏基本走向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 一.古玉收藏:古玉较之于新玉,沁色无穷,刀法古朴,又是一种文物,令人不禁生出慕古的遐想收,其意境妙不可言.收藏古玉是玉器收藏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