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子•品诗6首《军礼》《隧道里的猫》《活成傻逼》《手腕上的时间》《镜子》《回声》

注:排名不分先后,按时间顺序
黄平子读杜思尚《军礼》
军 礼
杜思尚
“姐姐你陪我玩一会儿吧”
姐姐在画画
“妈妈你陪我玩一会儿吧”
妈妈在洗衣服
我刚轻手轻脚走出家门
他跑过来
说爸爸你不是已经下班了吗?
我说爸爸要去值班
他抿了抿嘴想哭
我说男子汉不哭
回来我陪你玩儿
他用力点点头
我开车走远了
从后视镜里
看到一个男孩
在向我敬军礼
黄平子读诗:“'姐姐你陪我玩一会儿吧’/姐姐在画画”,姐姐没空。“'妈妈你陪我玩一会儿吧’/妈妈在洗衣服”,妈妈没空。“我刚轻手轻脚走出家门”,“我”这样做,当然也是要躲避“儿子”,担心他来找“我”陪。“他跑过来/说爸爸你不是已经下班了吗?”“我”还是没有逃过,“儿子”还是来了,他需要一个人陪他玩。“我说爸爸要去值班/他抿了抿嘴想哭”,“我”终究是逃过了。“抿了抿嘴想哭”是神态描写,写“儿子”的委屈。怎能不委屈呢?这是他找的第三个人了。“我说男子汉不哭/回来我陪你玩儿。”一个“男子汉”,害死了多少男孩!害死多少男人!“我”又给“儿子”画了一个饼。“他用力点点头”,这是在强忍着哭。“我开车走远了/从后视镜里/看到一个男孩/在向我敬军礼”,“我”是一个军人,“儿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敬军礼。刚放开二胎,又要开放三胎了。生是一个问题,养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很多父母怪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2021年8月24日8点24分
黄平子读韩东《隧道里的猫》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隧道里猫
韩东
猫不可能出现在隧道里
如果在隧道里就不是一只猫。
一些痕迹或花纹
你凭什么说那是一只猫?
没有体积、运动,平整如镜
凭什么你倒是说呀。然后
我看见了她脸上的泪珠
里面有一只猫并拱起脊背。
也许是猫的灵魂
一枚琥珀
被我抽出一张纸巾很温柔地擦掉了。
黄平子读诗:“猫不可能出现在隧道里/如果在隧道里就不是一只猫。”,猫都可以出现在薛定谔的盒子里,为什么不可以出现在隧道里?为什么出现在隧道里的猫就不是猫?“一些痕迹或花纹/你凭什么说那是一只猫?”猫当然有猫的痕迹,猫也有猫的花纹。这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滴水看大海。“没有体积、运动,平整如镜/凭什么你倒是说呀。”话越说越不靠谱,越来越咄咄逼人。这可不可以是一副猫的画呢?“然后/我看见了她脸上的泪珠”,辩不过,就哭吧。“里面有一只猫并拱起脊背。/也许是猫的灵魂”,这是一只受到了惊吓的猫。这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女人。“一枚琥珀/被我抽出一张纸巾很温柔地擦掉了。”这是真的温柔吗?“我”以擦掉“她”脸上的泪,但是能抹平“她”心上的伤吗?2021年8月29日9点38分
黄平子读寒玉《活成傻逼》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活成傻逼
寒玉
在我看来
我的同学兼酒友明子
这三十多年
就没有顺当过
干到副科长
厂子关闭
下岗分流再就业
当了采煤工
父亲突然去世
母亲痴呆
妻子查出癌症
女儿叛逆高中退学
一个杀猪盘
令他血本无归
房子抵给了银行
生活的闪电把他
劈成一截焦炭
换成我
不愁死也得抑郁
每次见到明子
他都乐得合不拢嘴
喊他
傻逼
也不生气
黄平子读诗:“在我看来/我的同学兼酒友明子/这三十多年/就没有顺当过”,总写明子的不顺。冯梦龙《醒世恒言》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就是一个旁观者。“同学兼酒友”,这是“我”和明子的关系。“三十多年”,说明不顺的时间长。“干到副科长/厂子关闭/下岗分流再就业/当了采煤工”,这是具体写明子的不顺。“父亲突然去世/母亲痴呆/妻子查出癌症/女儿叛逆高中退学”,这是具体写“父母妻女”的不顺。“父母妻女”的不顺,也是明子的不顺。以上是人事上的不顺。“一个杀猪盘/令他血本无归/房子抵给了银行/生活的闪电把他/劈成一截焦炭”,这是经济上的不顺。“一截焦炭”是一个十分形象生动的比喻。“换成我/不愁死也得抑郁”,通过对比,写明子的坚强。“每次见到明子/他都乐得合不拢嘴”,明子的乐,当然不是真乐。这是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有乐。“喊他/傻逼/也不生气”,明子的傻,当然也不是真傻。这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生活不易,不妨“活成傻逼”。2021年8月29日15点34分
黄平子读韩敬源《手腕上的时间》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手腕上的时间
韩敬源
刚满两岁的女儿
拿着画笔
突然跑过来
拉着我的手
要在我手腕上
画一块手表
我伸出手去
任由她在手腕上乱画
已经被我遗忘的
三十三年前的母亲
瞬间复活
那时我七岁
母亲还在
她用灶塘里
烧成碳的细树枝
在我的手腕上
画了一块手表
2020年8月10日
黄平子读诗:在手腕上画手表的事很多人都做过,所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画手表的诗我也写过,但是切入点差了很远。本诗写了两个画手表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1-8句。写两岁的女儿要为我画手表。第二个场景是12-17句。这是三十三年前的事了。写母亲为七岁的我画手表。两个场景由我沟通。我是被画的对象。在第一个场景里,我是一个大人,是一个父亲。这个手表不是我要画,是女儿要画。我是在配合两岁的女儿玩一个游戏。在第二个场景里,我是一个七岁的的孩子,是一个儿子。这个手表是我要求画的。母亲是为了满足我的要求在我的手腕上画手表。是母亲在配合我玩一个游戏。两个场景、两个画面,让时光突然交错:是我突然长大了,还是母亲突然变小了?诗有多处对比。其一、女儿给我画手表,用的是画笔。母亲给我画手表,用的是“灶塘里
/烧成碳的细树枝”。不同的画笔,写出了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其二、女儿说是画手表,其实不会,她只是“在手腕上乱画”。母亲虽然用的是碳条,但是“在我的手腕上
画了一块手表”。其三、女儿要在我手腕上画手表,只是为了满足图画的欲望。我小时候要母亲画手表,是物质匮乏时代的“画饼充饥”。9-11句是过度句。“三十三年前”、“遗忘”写出时间间隔的久远。“瞬间复活”使两个场景产生交融。2020年10月19日20点32分这首诗在《新世纪诗典》推过,我写过留言,现在直接贴过来。2021年8月29日19点22分
黄平子读何小竹《镜子》
——磨铁2020年度最佳诗歌100首
镜子
何小竹
镜子运过大街
现在,它到了我的住地
当我打开家门的时候
我看见了,我
正在打开家门
黄平子读诗:“镜子运过大街”,一个“运”字,说明镜子不小。“现在,它到了我的住地”,镜子这么大,搬运一定很辛苦,开门的时候,当然要先一旁放一下。“当我打开家门的时候/我看见了,我/正在打开家门”,现在镜子在门口,“我”看见了“我”开门。以后镜子到了家里。“我”会看见“我”的更多行为,动作。《红楼梦》里有一个贾瑞照风月宝鉴的情节。风月宝鉴里有美女,也有骷髅。照镜子的人,要格外小心哦。2021年8月28日20点32分
黄平子读严力《回声》
——《新世纪诗典》3800
回声
严力
林中的小径错综复杂
都属于宇宙的某个部分
我以为自己的举止言行
一定会传回各种回声
其中还一定掺杂着
口号以及此起彼伏的
祈祷和嚎叫声
说到回声
每当人类把形而上的
初春概念递给岁月时
还会传回激昂的诗歌朗诵
只是
公元前扔进深度的
那块形而下的石子
2021年依然没有回声
2021.3.21.国际诗歌日
黄平子读诗:“林中的小径错综复杂”,林子大了,什么路都有。“都属于宇宙的某个部分”,相对于宇宙,林子是多么小。相对于林子,小径是多么小。“我以为自己的举止言行/一定会传回各种回声”,相对于小径、林子、宇宙,“我”当然是小之又小。但是“我”却对自己充满自信。“各种”,说明回声之多。“其中还一定掺杂着/口号以及此起彼伏的/祈祷和嚎叫声”,回声回什么,是由发出者决定的,“我”发出“口号”,回声即回“我”“口号”。“我”发出“祈祷”,回声即回“我”“祈祷”。“我”发出“嚎叫”,回声即回“我”“嚎叫”……“说到回声/每当人类把形而上的/初春概念递给岁月时/还会传回激昂的诗歌朗诵”,《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由“形而上的/初春概念”传回形而下“诗歌朗诵”,这是一种意外,也是一种惊喜。“只是/公元前扔进深度的/那块形而下的石子/2021年依然没有回声”,从逻辑上说,那块“扔进深度的”“形而下的石子”应该有更大的回声才对。我们听不到,当然不是没有。真相只有一个:那回声是形而上的。在茫茫宇宙中,人也只是一个形而下的器。2021年8月29日21点22分

作者简介:黄平子,男,70后,教师,在《新世纪诗典》、《磨铁读诗会》、《诗快报》等发表作品。写作是一种编码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解码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