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牢头给苏轼送饭,苏轼打开一看,里...
相关推荐
-
王安石、司马光和苏东坡。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618天的第618篇原创文章 今天要写一篇历史大稿,很 ...
-
乌台诗案,虽然毁了一个苏轼,却造就了一个苏东坡
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苏东坡)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后经多方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汉代御史府内遍植柏树,又称&q ...
-
散文||苏东坡的洒脱与王朝云的伴随
苏东坡的洒脱与王朝云的伴随 雷体华||湖北 一 我喜欢苏东坡,是个"东坡迷",觉得苏东坡越到后来的岁月越洒脱,越叫人喜爱,而苏东坡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节点是在惠州. 你看苏东坡,五十 ...
-
苏轼的这幅大楷书法里有个小秘密!
<过都昌> 苏轼 鄱阳湖上都昌县, 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 东风吹老碧桃花. 苏轼这首<过都昌>的诗,在都昌家喻户晓. 南山是都昌的名山,据传汉时有一贤者隐居,自称 ...
-
《百家讲坛》 苏轼(十)豪放词里天地宽
苏轼是一位曾经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活随性.个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普通人,既可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又可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其中诙谐幽默的各种故事,最为后人津津 ...
-
苏轼第一次中榜,文章里的典故是编的?还让主考官刮目相看?
嘉祐元年(1056),暮春三月,年19岁的青年苏轼告别母亲与乡邻,与弟弟苏辙一同跟随父亲苏洵沿蜀道北上,经大散关至关中,一路抵达京师.嘉祐二年(1057)是苏轼第一个命运转折点,在金粉之地汴梁(今河南 ...
-
苏轼这首诗表面看是一首咏物诗《花影》,实际对王安石不满,结尾妙不可言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绝对算得上是顶尖文人之一.无人不为他渊博的学识与惊艳的才情所叹服.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苏轼对摇摇欲坠的宋朝的矢志不渝.不论朝廷怎么对不起苏轼,他还是一世为臣,不改初衷. 苏轼在王安 ...
-
王安石出上联刁难苏轼,苏轼答不上,七百年后一清朝人对出古绝对!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的著名人物,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大文学家.有一次,王安石想要刁难一下苏轼,于是出了个上联,让苏轼对下联,这幅对联的上联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原来这一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 ...
-
宰相反对宋英宗重用苏轼,苏轼知道后说:这是为我好
全文字数1534,图片5张,阅读时长约5分钟 苏轼少年成名,才华横溢,被宋仁宗当作宰相之才.但是,苏轼仕途充满坎坷,屡遭打压,甚至差点在"乌台诗案"里被宋神宗杀掉.他的官职一直做得 ...
-
被关100多天后出狱,苏轼写首诗,看完内容,我要是皇帝还得关他
公元1079年12月29日,一纸圣谕被送进了御史台监狱,被关了100多天的苏轼,终于捡回了条命,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就此结束. 其实看过苏轼写的那些带着"大逆不道&qu ...
-
苏轼不对逆境低头,绝境里开花,因为他身边...
苏轼不对逆境低头,绝境里开花,因为他身边有一位患难知己王朝云.如果没有王朝云的陪伴照顾,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苏轼很难坚持到惠州.妾亦有情,东坡与朝云感人的爱情故事,要从苏东坡被贬杭州通判时讲起. 熙宁四 ...
-
会玩‖没有苏轼的苏轼展有什么可看的?
作者:coco 本文大概 4845 字 读完共需 13 分钟 故宫的苏轼特展到 10 月 30 日就要结束了,赶在结束前进去转了转,除了人从众,几乎啥都没看到,有点小失望. 就算能看见全部展品,抱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