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虽然毁了一个苏轼,却造就了一个苏东坡
相关推荐
-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
在乌台诗案案发之前,苏轼没有做过大官,最大也就是一名知州.他所处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改革与保守两派激烈斗争的年代.那时,他还在湖州当知州,算不上政坛风云人物,也不是改革与保守之争的关键所在.一个在外任中. ...
-
“乌台诗案”的起因经过,苏轼为何被牵连了?
2020-04-15 10:19:41 ...
-
乌台诗案始末:如果没有她,千古第一才子苏东坡就陨落了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中国文化史上的超级巨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所处的两宋时期,堪称中国文人的黄金时代. 宋自太祖开国以来一直重文抑武,在政治 ...
-
关于苏东坡乌台诗案的一些其它细节
█黄河 01 大家从我前面的叙述里大致知道,乌台诗案对苏东坡一生打击非常大.那年他已经42岁.人到中年遭遇这一致命打击,仕途可谓一蹶不振了.这个案子的案由基本可以这样定性,由于苏东坡的狂傲不羁以及牢骚 ...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仕说新语 发布时间:20-08-3019:19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 ...
-
乌台诗案:遗臭万年,与苏轼无关
乌台诗案:遗臭万年,与苏轼无关
-
主审乌台诗案的李定,为何处心积虑地要置苏东坡于死地?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文字狱冤案,一方面这件事发生在优待文人的宋朝,而苏轼又是古往今来少见的大文豪,这件冤案自然轰动一时. 另一方面,乌台诗案牵扯到的是旧党和新党的权力之争和话语之争,牵扯至大,影 ...
-
让苏轼身陷牢笼的“乌台诗案”,究竟是他的那首诗引起的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的哪首诗引起的,王安石为何会救苏轼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家与苏轼乌台诗案
中国古代科技人才是极其稀有的,真正在科学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古人,10个指头都数的过来.中国古代的科学巨人里头,沈括不说排第一,前三肯定是没跑了.沈括的科学成就很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只举一个例子吧,沈 ...
-
遭遇过乌台诗案的苏轼反复地表示要慎言避祸,但作为诗人的他还是要继续写诗|朱刚 一席第847位讲者
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经过乌台诗案以后,苏轼会有什么改变? 苏轼是一个诗人,他当然要继续写诗.但是他出版的诗集被作为罪证这件事,对他还是有非常大的触动.在新的传媒环境里,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个体 ...
-
苏轼“乌台诗案”案发前,多亏他通风报信,不然苏轼结局难以预料
宋朝著名画家.驸马都尉王诜(shēn)和苏轼是好朋友,他不仅出资为苏轼印行了诗集<钱塘集>,而且在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前,义无反顾地向苏轼的弟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