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审乌台诗案的李定,为何处心积虑地要置苏东坡于死地?
相关推荐
-
乌苏10 不孝到什么程度 才够得上“禽兽不如”?
乌苏10 不孝到什么程度 才够得上"禽兽不如"? 李定最著名的有两桩事,一为乌台诗案的总编导,二为不孝. 史载,李定生母仇氏亡故,他却隐瞒不报,后来被御史参了一本. 李定自觉冤枉, ...
-
王安石为何百般刁难苏轼,让苏轼差点命丧黄泉
王安石为何百般刁难苏轼,宋神宗又为何要处死苏轼,一切来源于乌台诗案.何为乌台所谓乌台诗案,是苏轼因诗词而被捕的历史上少见的文字狱.元丰三年(1080年)8月18日,经宋神宗批准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派皇 ...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仕说新语 发布时间:20-08-3019:19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 ...
-
乌台诗案:遗臭万年,与苏轼无关
乌台诗案:遗臭万年,与苏轼无关
-
乌台诗案,虽然毁了一个苏轼,却造就了一个苏东坡
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为苏轼(苏东坡)政治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后经多方力保,改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汉代御史府内遍植柏树,又称&q ...
-
关于苏东坡乌台诗案的一些其它细节
█黄河 01 大家从我前面的叙述里大致知道,乌台诗案对苏东坡一生打击非常大.那年他已经42岁.人到中年遭遇这一致命打击,仕途可谓一蹶不振了.这个案子的案由基本可以这样定性,由于苏东坡的狂傲不羁以及牢骚 ...
-
山东作家‖【爱上苏轼】◆周茹茹
作者简介 周茹茹,山东曲阜人,<河南思客>签约作者. 爱上苏轼 在月清如水.银光泄地的中秋之夜,他举杯望月,想起阔别已久的弟弟,吟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九篇:苏轼传之乌台诗案 李定发难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九篇: 苏轼传 第六章 乌台诗案 二 李定发难 苏轼<湖州谢上表>呈至中书,丞相王珪看了如芒刺背.转付蔡确道: "绝妙好词,奇文共赏".蔡确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五篇: 大宋河山之乌台诗案 (一 )李定发难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五篇: 大宋河山 第十三章 乌台诗案 一 李定发难 李定荣升御史中丞,命其子李先回扬州故乡,省亲祭祖,光耀门庭.阳春三月,李先领尽维扬风光,于四月五日返京.途经徐州 ...
-
语法大全!20张图,彻底分清英语中的主、谓、宾、定、状、补
下图为一个复合句中,所有的句子成分,先了解一下~ 1 第一:英语中的"主语" 1. 主语的含义: 主语即"动作的发出者"(主谓宾结构中)或者"表述的对 ...
-
让苏轼身陷牢笼的“乌台诗案”,究竟是他的那首诗引起的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的哪首诗引起的,王安石为何会救苏轼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主审与副审之间如何配合
广告 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 作者:<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编写组 当当 注:本文的内容和要点来源于<纪检监察办案实务指南>,欢迎选购. 主审与副审之间如何配合 讯问是一项复杂 ...
-
德国指挥官长太帅,二战审判时惊艳四座,主审官大叹可惜
无为扒聊右博关注2021-03-30 10:35大图模式二战的硝烟早已消散,但是许多历史痴迷者还在不断的用放大镜般的敏锐去寻找被人们淡忘的蛛丝马迹,期望能发现一些未解之谜.在这不经意间,一个普通士兵被 ...
-
24h|《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重新定档;兔八哥之父去世享年99岁;《迷镇凶案》内地定档
影事24h 01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定档大年初一 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上映四天紧急撤档后,重新定档2018大年初一. 导演发布的新版海报 电影的官方微博今日公布了这一&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