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周家村

光荣的周家村

周家村坐落于西城西侧城乡结合部。东与辛店社区、刘家社区、姜家社区相连,南靠东营至济南铁路,与孙路社区(老村)相望,北与辛店街道哨头相邻,西与垦利县郝家镇大务村、樊家村接壤。
资料介绍:周家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1372年),周氏祖先周令,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于此定居,拓荒种地。当时由周、黄、史三姓同居一地,因村临水湾,故称黄史湾周家。后因种种原因黄、史二姓逐渐在周家村消失,后来统称周家村。
在东营市的版图上周家村算不上是大村庄,但她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01

周家村历来特别注重教育,解放前村中就有私塾教堂,也曾有富人资助穷人孩子上学的若干先例。我家二叔就是在讨饭时,被本村一富人拦下,送到离村几十里以外的博兴纯化镇供其上学。后随周家连踏上抗日队伍,由于有点文化,在部队委以重用,从抗美援朝战场负伤,回国后在一大国企任要职。
尊师重教、对有文化的人高看一眼是这个村的传统。解放初期(1948年)广饶县便在周家村建起了本县较早的完全小学,名曰“周家完小”,周围临村几里乃至十几里外的孩子都跑到周家来上学,我便是在这所小学读完六年。
解放初期识字班、扫盲班举办过无数,凡能上学的都被送进学堂,没条件的进识字班、扫盲班。我还在扫盲班任过“先生”。
由于周家村“尊师重教”早已闻名,政府有关部门对周家也特别关照,一九五八年“广饶第六中学”就在本村南诞生,这是广北地区最早的一处中学。我有幸于1960年考入该校,遗憾的是仅办了五年时间,残酷的自然灾害使得广饶六中被迫停办。
记忆中的周家村还是一个文化生活特别活跃的村庄。早在解放初期村中的秧歌队、乐子队就常年活跃在村间地头;上世纪五十年代村中便建起了业余剧团,演员都是村中那些土生土长的庄稼汉。每年进入冬季演员们便主动组织起来排练,春节一到,村中便开始扎台从初一一直唱到十五,有时时间还要延长,什么“李二嫂改嫁”“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王小赶脚”“小姑贤”等等一些现代戏和传统戏他们都能演,水平还真不低,那时我是逢演必到的最忠实观众,用现代话叫铁杆粉丝。周围邻村每逢春节都把到周家看戏当作一大享受和幸事。

02

周家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庄。早在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周家村就有中共地下党员在活动,在秘密组织和发动人民起来抗击日本鬼子。1944年时任渤海军区司令员的中将军官杨国富司令就驻扎在周家村,指挥着整个渤海地区的抗日战争。
抗日不分你我他,中华民族是一家。在杨司令的号召和感召下,一个不分阶级成份的参军抗日热潮在周家村掀起。尤其一些较富裕家庭的子女,也都放弃了优越的环境,勇敢地投入到抗日行列。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先“一门双英雄”“一门数英雄”的事迹在周家村处处可见。短短几天的时间、一支由周姓村民为主、由120余人组成的抗日连队组建成功。1945年农历正月十六杨国富司令员亲手把绣有“周家连”的大旗授于连长周玉德手中,这就是当年威震渤海乃至山东的周家连。“周家连”在周家村全体村民的相送之下,离开了周家这个古老的村庄,杀向了抗日战争之最前线。时过七十多年,村中老人对当年情景仍记忆犹新。
周家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还是一个‘支前模范’村。由于周家村当年在当地比较富裕,交公粮、粜余粮、交售‘爱国棉’都走在最前列,周家村的支前民兵把自己的木轱轮小车由家乡推到鲁中、推到济南、推到沂蒙山、推到淮海战役最前线。在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陈毅元帅亲手把“支前模范”之大旗授于周家支前民兵英雄。这些人好多都已作古,但他们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周家子孙后代之中。他们的英雄事迹在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永垂青史!

03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残酷的自然灾害蔓延全中国。周家村这个退海之地,最早便被卷了进去,饥饿使古老美丽的村庄改变了模样。草根、树皮被挖净剥光,野菜野果、大小动物被一扫而空,村中残墙断壁处处可见,好多家都有饿死之人。
在这个环境之下,上百吨的粮库就在周家村中央,上千吨的粮仓就在离村800米的公社驻地,周家村民无一去动一粒。
就是这个时候,政府发出了生产自救的号召。周家村一批有志之士,携家带口踏上了北上孤岛的征程。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儿是渺无人烟的黄河入海口,芦苇遮天蔽日,野果、野菜、野粮食遍地皆是。但洪水时时在威胁着这片土地,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周家村的有志之士们勇敢地来到了这里。开始了开荒种地搞副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沉睡的处女地被垦成良田,芦苇、荆条等成了发家致富的廉价财富。勤劳、智慧、勇敢的周家村志士,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逐年走向了富裕之路。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东营市诞生。故土难离,周家村的有志之士从孤岛杀了回来,在村中又走在了发家致富的前列。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盖起了砖瓦到顶的房子,摆脱了贫穷。他们一部分人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人,还有一部分人走进了镇政府,成为了为民办事的父母官。

04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古老的周家村也在与时俱进。
周家新村紧靠老村而建。村中马路宽畅平整,一排排砖瓦房排列有序,柏油马路通到每一家门口,水、电、气一应俱全。人们的生活水平真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继周家新村后,“周家御花园”居民楼也已在2018年建成,村中多数人家入住,居住条件达到了城市标准,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沧海横行方显英雄本色。时代造英雄,时事造英雄。战争年代,周家村民为了民族的利益勇敢献身前仆后继,困难时期周家村民“宁愿玉碎,不愿瓦全”,更保英雄本色。改革开放为周家村开足了马力,一张崭新的蓝图正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精心绘制,更加灿烂的明天正等待着他们去创造。
作者简介:周曰正,当年治黄大军中的一代新人,济南洛口西大鲁庄村老知青,济南柴油机厂退休职工。
(0)

相关推荐

  •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周家堡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为五楼片村之一. 五楼村坐落在五星街办西部,沣河东岸,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原来是由五个村庄组成的一片村落,包括张家堡.姜家堡.周家堡. ...

  • 古韵新姿黄家溪

    作者:舜学 黄家溪村景 盛泽"丝绸水路"为吴江"运河八景"之一,古韵新姿的黄家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节点.它是杏花春雨的诗画水乡,历史上拥有文化昌盛的耕读世家和风流 ...

  • 【每天老照片】-1万-1327-沦陷区往事,山西这个村拒绝给日寇交“军粮”,结局让人很无助

    历史不是拿来宣扬仇恨的,但也不能为了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而去拒绝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曾经改变过我们的社会和民生的历史.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抗日战争后期发生在山西省古交的那些惨案.古交城位于吕梁山东麓,山 ...

  • 你好,后村!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一直有一个潜在的计划,那就是把翔安的村庄走透透. 按照翔安现在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这片土地上的村 ...

  • 在大场,惨遭屠杀的平民有443人,十多个...

    在大场,惨遭屠杀的平民有443人,十多个村庄2424间房屋被毁,村民郁小弟一家6人被炸死5人,场南村朱林珍的姑母家9人,全部被杀.场南夏家宅东场,日军放火烧屋,点燃后离去,躲在村内的老人沈兆园.周小金 ...

  • 【每天老照片】-1万-2288-不怪敌人凶残,只怪自己不够强大,抗日战场一个村庄就这样消失了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威海的一起屠杀惨案. 威海卫葫芦山下,原来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叫李家瞳.在日寇侵占威海之后,李家瞳有两支当时我国政府组织的地方武装,郑维屏部和丛镜月部. 这两支部队在山上安放 ...

  • 汝城||田庄黄家

    文 | 何优秀  图|飞雪连天 黄存光     汝城田庄洪流村,属于暖水镇.座落在平汝高速附近,位于县境北部,与桂东接壤,从县城出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洪流村目前共有村民1782人,分为12个生产队. ...

  • 历史中,真正的“鬼子进村”是这样的,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上个世纪的时候,中国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国力衰落到了极点,因此遭受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此后日本更是妄想占领整个中国,不过经过中华儿女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以后,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了出去. 随着时间 ...

  • 《单家庄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了!

    5月15日下午,<单家庄村志>编纂启动仪式在智圣汤泉第三会议室举行.沂南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铜井镇党委书记侯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县地方志研究中心)主任邵勇,铜井镇人大主席李勋忠.宣传 ...

  • 勤劳致富的周家村

     勤劳致富的周家村 东营区周家村,不仅有着光荣的历史,自古至今还是一个相对富裕的村庄. 解放前,由于村里人勤.地肥.水土好,富裕人家就比较多,并多系开明人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多都积极为国家捐钱 ...

  • 周家村葡萄园的葡萄熟了……

    秋高气爽,果园飘香.又到了葡萄上市的季节.面对美的像熟女,感觉像初恋,美美美.甜甜甜的葡萄,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呢? 汝城种植果业的大力发展,让葡萄园多得经常可以看到.小编今天为你推荐的就是土桥镇周家村 ...

  •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

    在浦江县的檀溪镇,有个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它就是潘周家村.村子里的人几乎都会做手工面,而最近几年,"一根面"更是红遍大江南北.据说光一斤面粉,就可以拉出几百米长的面,因为面条的 ...

  • 王益乡村记忆:黄堡镇-周家村

    周家村远眺 基本情况: 位于黄堡镇北塬9公里处,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黄陈公路穿村而过.耕地2800亩,果园面积2200亩.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350户,1 ...

  • 五百年古村秀(三秀其十)||岗芝头 上龙盘 老张家 黄泥坝 彰佳山 刘均申 周家村 白土村 岭头村 大路尾

    [岗芝头]属柏家坪镇辖,欧阳氏村落.宋时始祖欧阳晃(字庆福)来此开基,因村立山岗之上得名.名人有欧阳庆福为宋朝岳州巴陵县教谕:欧阳友义为明朝兴隆卫左军尉:欧阳嗣盛为明朝正统三年湖广戊午科举人,任威远县 ...

  • 图游徽州24:周家村水电站

    图游徽州24:周家村水电站 周家村以里进入曲木峡谷,两边的山更高.更陡,一条山道蜿蜒期间,到处鸟语花香,只是人烟稀少.突然间几近干涸的河面上一座水泥桥横架其上,桥那头三五间平房横卧在树荫下,远远传来哗 ...

  • 在潘周家村,发现一口有几百年历史的水缸,当地人一直用它养鱼

    今天上午到浦江的潘周家村吃这里最有特色的"一根面",结果因为来得早了,在村里四处闲逛,经过周家玉和堂的一处别院时,发现这口长得比较有特色的水缸.凑近一看,果然很有些岁月沧桑的痕迹. ...

  • 淄博周村万家村

        由蒲松龄书馆北行1.1公里,就来到了万家村,村口有一座石牌坊,上刻"万家古村". 万家村是明清官宦世家毕氏家族的居住地.最初的了解来源于纪录片<记住乡愁>,对& ...

  • 延续62年的人民公社,周家庄:女孩不愿外嫁,外村男孩愿倒插门

    一玉口中国,人畜家中落.从人呱呱坠地开始,就在家庭.社会.国家和国际舞台上表演,每个中国公民都不能离开祖国母亲的呵护,国家的制度和政策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历经了计划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