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治法纲要——吐下宜忌
相关推荐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霍乱
在正式进入之前,倪海厦老师是把伤寒霍乱篇放在金匮来讲,在介绍伤寒论的时候,六经辨证很清楚,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后面就多了一个金匮,因为当初的伤寒和金匮,还有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本书,后来 ...
-
三十九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 青龙汤发之.(39) 这一条承上条讲大青龙汤的证治及与少阴证的鉴别. 伤寒,一定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缓",有的注家 ...
-
伤寒论头痛
伤寒论头痛 巅顶.脑后痛者,太阳也: 头额痛者,阳明也: 头角痛者,少阳也: 三阴脉至颈而还,故无头痛.惟厥阴脉会于巅,故亦有头痛.然风温病在少阴经:湿温病在太阴,而头反痛:此痰与气逆壅而上,气不得 ...
-
《伤寒悬解》卷十四——汗下宜忌与脉法
汗下 汗下者,伤寒之法,而用之太过,则虚以实治,而或以亡身,用之不及,则实以虚治,而或以殒命.譬犹水也,载舟覆舟,水不任过,而破浪冲风,人之罪也,譬犹兵也,止乱生乱,兵不任咎,而纵敌长寇,人之责也.是 ...
-
《伤寒悬解》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汗下 汗下者,伤寒之法,而用之太过,则虚以实治,而或以亡身,用之不及,则实以虚治,而或以殒命.譬犹水也,载舟覆舟,水不任过,而破浪冲风,人之罪也,譬犹兵也,止乱生乱,兵不任咎,而纵敌长寇,人之责也.是 ...
-
《伤寒悬解》治法纲要——不可下十六条
不可下十六章 不可下一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1 脉濡弱者,阳虚之诊 ...
-
中医治法汗吐下,病邪排得快
好多年前,有位博览群书的老友,推荐我看一本医书<儒门事亲>.他说:这本书是无论如何,也要推荐你看的.可以帮助你提升医术. 既然如此推荐,我立即买来拜读. 不看不知道哇,一看吓好多跳哇~~ ...
-
《伤寒悬解》卷十四——不可汗下条,可汗条与可吐条
不可汗下四章 不可汗下一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 ...
-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 ...
-
《伤寒悬解》太阳伤寒——麻黄汤与总纲要
太阳伤寒九章(总纲) 1 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寒性收缩,此也物理之性.皮毛未合,寒伤营血,闭束于外,是以恶寒.营血伤寒,经脉束迫,风不外泄,皮毛不开,则病伤寒. 太阳十九(伤寒表实之纲要) 太阳病, ...
-
经方血证用药:禁吐、宜和、可下、巧补
公众号 唐容川(1846-1897),清代经方家,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四川彭县人.庚子赔款首批赴留美学习西医后,返回中国从事经方医学研究和临床.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84) ...
-
《伤寒悬解》——可下九条
可下九章 可下一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是以三部脉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