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伐者无功!三国时曹魏谋士许攸之死的教训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争霸天下的谋士,还击败过明朝名将
许多人都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太过于尊刘贬曹的,可实际上,大家看到的并不是罗贯中原版三国演义,而是毛氏父子删改版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是太原人,他听闻了南方的张士诚的好名声,便是不远千里来投 ...
-
26位功臣进了曹魏太庙,为何荀彧、于禁、许褚、贾诩没资格进
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但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了,为此还追封曹操为"武皇帝",并建立了曹魏太庙. 曹叡.曹爽时期,曹魏为了表彰功臣,将26位开国功臣分5批放入了曹魏太庙.这26人分别是:程 ...
-
官渡之战张辽单挑张郃,斗到五十合之后,许褚为何主动出阵?
官渡之战,张辽骤马单挑张郃,双方战至五十余合,结果为不分胜负.但是曹营中许褚主动骤马向前,作出了夹逼张郃之势.这难免让人产生怀疑,是不是许褚以自己的专业眼光,看出了张辽的劣势,所以才会拔马助阵? 张辽 ...
-
曹操诸多文臣武将中,这四人最为被看重,若没他们曹操早败了
汉末三国,乱世纷争,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离不开身边的文武大将.群臣再多,勇冠三军的,运筹帷幄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在三国之中,曹操这一生可以说是叱咤风云,在他上万的文武之中,他所最重视的不过这四个人. ...
-
贾诩、法正有才无德?三国谋士中,真正有损德行的还属这三位!
后汉三国年间,文武不分家,大家谁都想既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般.但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文武谋略兼备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的.这时,就少不了那些在 ...
-
《真.三国志》| 许攸传——同样是姓许的,差别咋那么大捏?
这是<真.三国志>第 43篇文章 今天来说 许攸 许攸,三国前期的一个重要谋士,更是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一个关键点.易中天老师在看待官渡之战的时候,提出了曹操能够赢得最终胜利的三个关键点,一 ...
-
三国后期曹魏即将灭掉蜀汉之时,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亡于公元280年,蜀汉亡于公元263年,较之蜀汉东吴多苟延残喘了17年之久,但命运往往在毁灭之前就已经注定了. 炎兴元年冬天,魏军大将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随即兵临成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主刘 ...
-
三国历史人物——魏明帝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qu ...
-
三国历史人物——曹宇(三国时期曹魏燕王)
曹宇,字彭祖,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中国三国时期魏国宗室,曹操与环夫人之子,与曹冲为同父同母的兄弟.被封为燕王.他的儿子常道乡公曹璜(后改名曹奂)是魏国的最后一代皇帝,即魏元帝.晋朝建立后,曹宇被降封 ...
-
三国历史人物——文聘(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 ...
-
三国历史人物——国渊(三国时期曹魏官吏)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 ...
-
三国:曹魏门面,名士崔琰崔季珪
导语:崔琰最初跟随的袁绍,后来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平定河北一统北方之后,便跟随曹操做了曹操的下属,曹操进位魏王之后甚至还做了尚书一职,但后来却因为言辞不当被赐死,可怜一代名士身死"文字狱&quo ...
-
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皇帝世系图谱(高清大图)
三国-曹魏 开国皇帝:曹丕: 时间范围:公元220年 – 265年: 都 城:洛阳: 先 辈:曹参: 三国时期的曹魏是由魏王曹丕于公元220年,迫使汉献帝禅让而建立的朝代,共历经5帝3代,国祚46年: ...
-
三国:曹魏首席大将曹仁,蜀汉首席大将关羽,这两人谁更适合独镇一方?
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首席大将,应该是曹仁.而刘备麾下的首席大将,非关羽莫属. 这两位各自阵营中,除主君之外的首席军事统帅,军事上谁更厉害一些?谁更适合独当一面? 两人是有过直接交手的. 东汉建安十九年 ...
-
毌丘俭(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诗人)
毌丘俭 毋丘俭一般指毌丘俭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将作大匠毌丘兴之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外交官. 袭父爵高阳乡侯.前文后武,才识拔干[1],被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