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文聘(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死后追谥曰壮。忠诚垂泣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起兵南征荆州,刘琮与众官商议,决定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唤文聘一起归降,文聘说:“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职,只应待罚而已。”曹操接收荆汉后,文聘才往见曹操,曹操问道:“为甚么来得这般迟呢?”文聘便答:“之前我不能辅弼刘荆州(刘表)一起侍奉国家,如今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却常希望能据守汉川,保全土境,这样我才生不负于孤弱(指刘琮等),死亦无愧于地下,然而现在所设想的不能实现,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聘的心里实在悲痛惭愧,没有面目早来进见明公而已。”说罢唏嘘饮泣。曹操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真是一个忠臣啊。”于是以厚礼招待文聘。又以军队授予文聘,令他与曹纯往长坂坡追讨刘备。屡有战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但仍掌握荆州部分城池,而江夏因与东吴接壤,民心不安,曹操任文聘为江夏太守,控制北兵,委以边防重任,赐爵关内侯。后来文聘又与乐进攻讨关羽于寻口,其间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为讨逆将军。在江夏镇守时,文聘曾于汉津攻取关羽军的辎重,又在荆城烧毁其船,建立不少功劳。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即帝位,文聘进爵长安乡侯,假节。公元222年(魏黄初三年),曹丕大举南征孙吴,夏侯尚江陵时,使文聘引一军别屯于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名震敌国公元226年(黄初七年)秋八月,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情况急殆;但文聘坚守于城中不动,孙权屡攻不下,驻扎了二十馀日也没有成果,唯有撤去军马。文聘闻信,开城领兵追击,大破吴军而还。增邑五百户,并前共计千九百户。关于这场战事,《魏略》有另一番记载:孙权亲自带领数万军来到江夏。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曹氏集团)认为此人(指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这段记载虽与《三国志》狻有出入,但却可以见到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叡是如何的信任文聘。去世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为列侯,又赐文聘从子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岱又先亡,又赐文聘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爵。公元243年(正始四年),文聘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以上内容由"万岁劳动人民"分享。]经历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空城计子虚乌有,但此人摆出空城计,却成功骗了孙权

    <三国演义>第九五回,马谡大意失街亭之后,司马懿率15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身边只有2500士兵与一群文官,众人获悉魏军到来都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神色淡定,"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 ...

  • 文聘传——孙权小儿,你敢过来吗?

    这是<真.三国志>第71篇文章 今天来说 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人. 文聘原先是荆州刘表的将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防御北方的威胁. 可能在之前,北方一片混乱,谁也没精力来骚扰荆州,因此 ...

  • 荆州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三国任何一方失去荆州就等于灭国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当时的荆州,处于荆州牧刘表的控制之下.荆州一开始下辖八郡,分别是南阳郡.襄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孙权击败刘表部下黄祖,占领江夏郡南部.刘表病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文聘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文聘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长期作为各方势力互相攻伐的前线存在.宛城.襄阳.樊城.江陵.夷陵,这些著名的古战场云集于荆州中北部地区.这些著名古战场集中在江汉流域 ...

  • 三国历史人物——魏明帝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qu ...

  • 三国历史人物——曹宇(三国时期曹魏燕王)

    曹宇,字彭祖,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中国三国时期魏国宗室,曹操与环夫人之子,与曹冲为同父同母的兄弟.被封为燕王.他的儿子常道乡公曹璜(后改名曹奂)是魏国的最后一代皇帝,即魏元帝.晋朝建立后,曹宇被降封 ...

  • 三国历史人物——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 ...

  • 三国历史人物——孙权(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 ...

  • 三国历史人物——赵云(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 ...

  • 三国历史人物——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荆州牧.右都护.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 ...

  • 三国历史人物——黄盖(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 ...

  • 三国历史人物——夏侯渊(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在平定马超叛乱后负责西北防线的镇守.公元219年 ...

  • 三国历史人物——黄忠(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忠(?-220),字汉升,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