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冬至话饺子

更多【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冬至话饺子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冬至,又叫立冬(古时候称其叫日短、日短至等),也就是说冬天到来了,天气逐渐变冷。

冬至在全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排名第二十二,它和晴明节一样,没有固定的日期,人们叫其“活节”,冬至一般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这3天中,清明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至5日这两天中(如果2月份是29天,闰年,清明节就在4月4日,如果4月份是28天,不闰年,清明节就在4月5日)。冬至这一天是全年白天时间最短,夜间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天时间就会慢慢变长,俗话说:“过了冬,长一中。”而夏至这一天与冬至完全相反,白天是全年中时间最长,夜间时间最短的一天,俗话说:“长到夏至短到冬。”

在远古时期,冬至这一天,皇帝要到郊外设坛,大香大烛祭拜上天菩萨和仙神,保佑风调雨顺,国富民强,人民安康,无灾多福。而在民间,百姓们以烧钱化纸,祭拜先祖和去世的父母尊长,让他们保佑家中平平安安,这一祭拜风俗于今仍在民间传承。除此而外,冬至这一天,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包饺子吃的传统习惯。

说到饺子,它起源于东汉时期。据说当朝的医圣张仲景,那年从长沙太守位上告老还故乡南阳,正好这一天是冬至,他见很多百姓因饥饿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便在南阳东关搭起大棚,架起大锅,每日用羊肉、辣椒、去寒药材在锅里煮熟后,捞起羊肉、辣椒剁碎,用面皮包成菱形状,当时被称之为“饺耳”,这饺耳就是最初形式的饺子。再下到药汤锅煮开,舀些药汤和饺耳,免费赠送给他们吃,予以充饥抗寒和治病,到了腊月三十,大家的烂耳病都被治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便在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并神话地说,冬至不吃饺子,就会烂掉耳朵。因为张仲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给百姓治烂耳病的,到腊月三十(除夕)大家的烂耳病都治好了,于是人们胸怀感激之情,腊月三十这一天也包饺子吃,寓意着病灾已去,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安康。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后来还有人别出心裁地在包饺子时,放上一枚硬钱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来年一定会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和发大财,由于这种做法不安全,后便改用去核的蜜枣或红枣。同时,在年前如果家中娶进了新媳妇,还寓意着“饺子饺子,早生贵子”和“吃碗饺儿,养个屌儿”的含义等。

在我国的历史上,对饺耳的称呼也比较多,三国时期人们称饺耳为馄饨,元朝时称扁食,宋朝时称鱼儿,清朝时叫饺子、水点心、香饽饽,现在人们叫水饺儿、饺儿、饺子。冬至吃饺子在我国的明清时代就相当盛行,一直沿袭至今。过去在我们扬州这一带地区,冬至头一天(俗称小冬)就包饺子吃了(也有大麦面或小麦面包团儿吃的),因为冬至这一天(俗称大冬)要祭祖,需供奉饭菜,因而提前一天就包饺子吃了。

饺子在我国大致分为南北两种做法。北方包饺子是将面和欠好,然后搓成圆条形,用菜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或用手揲),再用尺把长的短擀面杖擀成烧饼大小的圆面皮,把事先做好的菜馅(我们这里叫包心)搛放在面皮上包。其包法也有两种粘口的方法,一种是将面皮对折,用手一捏即成,另一种包法是将面皮对折后,粘口时用手指捏成稻蕙形的花纹,这样包出的饺子比较好看。饺子煮熟后捞起来,配上酱油、醋、放些葱花和猪油等作佐料蘸着吃。这种饺子面皮稍厚一点,菜馅也包得比较多,吃起来有筋道。北方饺子也可以用于烤锅贴吃。而我们南方包饺子的方法与北方有所不同,是用一根长擀面杖将和欠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重叠成3寸宽后切成条状,再将条状相叠,切成一块块梯形状,饺皮就做好了(现在用摇面机摇面皮,不需要手工擀),包饺子时将菜馅搛放在面皮上,卷上两道,对角用手一捏即成,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形似最初的“饺耳”,像元宝,故我们叫其元宝。这种饺子面皮柔软,菜馅包的比较少。煮熟后,配上用酱油、醋、葱花或切碎的韭菜加猪油或香油等佐料做成的汤(也叫汤饺),吃起来比较柔软,味道特别好,也可以做蒸饺吃。

冬至这天吃饺子,不仅代表着纪念圣医张仲景,还蕴藏着很多的其他含义和寓意。其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人们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年,平时也顾不上进补,乘农闲包些饺子吃,给身体补补,有个健健康康的好身体投入来年的耕作劳动。

对于冬至来说,它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民间其谚语也很多,如“冬至大如年”,意思是说冬至和春节一样重要。像我们扬州这一带关于冬至的谚语就有:“干冬湿年”,意思是说,冬至不下雨雪,来年春节期间一定雨雪连绵;“过了冬(至),长一中,梳头吃饭都是工”,意思是说,过了冬至,白天的日照时间就会一天一天地长起来,连吃饭梳头都会耽误农田耕作;“今年冬天冷,明年夏天暖;今年冬天暖,明年夏天凉”,意思是说冬暖夏凉,冬凉夏暖。

作者更多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0)

相关推荐

  • 关于冬至的传说小故事精选

    2018-12-14 09:14:28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民间流传很多关于冬至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三个有趣的冬至传说故事 ...

  • 少年说‖佟佟(79):饺子

    春节快到了,吃饺子是常事了.饺子是人们饭桌上的一道美味.那你知道饺子的来历吗?让我给大家讲讲饺子吧. 我们现在吃的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由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 ...

  • 【羽墨飘香(第1830期) ● 红叶飞 】(冬至话饺子)// 朗读紫韵 //编辑 红叶飞

    (冬至话饺子) 作者 红叶飞 朗读/ 紫韵 /主编  红叶飞 收听以上朗诵音频 冬至话饺子 随着时光的流逝 冬天的温度越来越冷了 转瞬又到冬至节 这一天 人们将告别一年最短的白天 去迎接天天见长(zh ...

  • 卞阿根 | “六月六”吃饺子

    六月六吃饺子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六月六"吃饺子,实际上它有两层意思,一是 ...

  • 卞阿根 | 盖房说喜话

    盖房说喜话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砌房造屋对村民们来说,一生一世也不过一.两次,比儿子结婚,姑娘出 ...

  • 卞阿根 | 秋收谷里话山芋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麾村中秋节   摇会 "谢大锤"这个人 八月桂花遍地开 秋收谷里话山芋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 ...

  • 卞阿根 | 美味圩饼

    美味圩饼 江都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 ...

  • 冬至 素饺子馅做法大全,太难找了!

    冬至,您还为盘馅儿发愁吗?小编向您推荐几种素饺子.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注意在饺子馅上做好工夫.按照个人口味的不同,您可以选择不同口味的饺子馅,在食物营养塔配上有一定基础的 ...

  • 卞阿根 | 苋菜锅上贴烧饼

    苋菜锅上贴烧饼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苋菜炒好了,烧饼也熟了,吃烧饼搭苋菜,沾苋菜汤或用汤泡烧饼吃 ...

  • 卞阿根 | 喜鹊的传说

    喜鹊的传说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畜生,本该将你打入死牢,念你日前有功,免你一死.现惩 ...

  • 卞阿根 | 夏日纳凉

    夏日纳凉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晚饭一吃,天一擦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上三里五里或七里八里路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