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逼修课”
相关推荐
-
生产队时下放到农村的专家,看高粱种就知不发芽,咋比农民还内行
生产队时下放到农村的专家,看高粱种就知不发芽,咋比农民还内行
-
我对伤痕文学的一些看法
我是五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女人,一直生活在农村.我文化水平底(只有小学毕业,考不上城里的中学,只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知识有限.我看过几本描写城市知识青年,插队到农村,与农民同劳动.在农村的劳动中如何受苦 ...
-
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农民一天挣十分工,仅值几毛钱!
一.六七十年代的[工分制]:▽ 四十多年前的生产队劳动,一天挣10分工,仅值几毛钱,是全国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是过去那一代人终身难忘的艰辛岁月:大集体时代生产队社员参加队里劳动称之为" ...
-
挣工分的日子
挣工分的日子 飞翔 研究生在华为上班,每月拿2万多元的月工资,有人心里还抱怨收入不高. 农民工在日企上班,每月加班加点也只能拿4000多元的工资,有人觉得工作很累. 你们知不知道50年前的农民,辛苦劳 ...
-
往事如烟之三——四十年前的农村生产队
四十年前的农村生产队 这些年,总是想起农村集体化时的情景.现在把那段深刻的记忆写出来,或许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那时候,乡镇叫人民公社,村叫生产大队,自然村叫生产小队,农民叫人民公社社员.每个生产小队的 ...
-
说说故乡李三村
〓 第 1601 期 〓 作者|陈利平 编辑|王成海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每当闲睱之时或茶余饭后,沉淀的记忆一旦打开,首先溢出来的就是故乡的景象,那景象犹如晨起绿叶上晶莹的露珠,透明清晰而纯洁. ...
-
一个山区农民的一生
向桥乡王塝村的大里坡与白水河遥遥相对,这一座山坡与这一条河水,共同见证了故乡小山村数百年来的晨昏起落,见证了村民们生老病死.前仆后继的普通生活.如今,在大里坡山支峰的山顶上,安葬着我的邻居一家三口人, ...
-
苦闷
1974年4月24日,我高中毕业了,我当天傍晚就回到了老家.读高中时期,我是生产队里唯一一个高中生,加之我写广播稿出了名,当地村民都觉得我是干大事的,读了高中就要当干部了.结果现在又回到 ...
-
当年,“大包干”让小岗人不再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西头,低矮残破的茅屋是严立华的家,在茅屋里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副队长严宏昌用钢笔写下一份非常特殊的"生死状",因为写的人.按手印 ...
-
记忆中的生产队(连载)
一.序言 岁月变化,生产队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而那人.那景.那情,都成为我心灵深处抹挥之不去的思念. 今年是改革开放所走过的第四十个年头,生产队解散已有三十年之久.作为曾经在生产队劳动和生活过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