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检察环节下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
相关推荐
-
经济犯罪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代表了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该制度着眼于加强人权保障.提高诉讼效率.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不 ...
-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不起诉决定书制作技巧(附样板)
作者:赵慧(湖北省检察院) 来源:<人民检察>2021年第4期,原题为<如何撰写不起诉决定书>,现标题为法官隔壁所改. 不起诉是起诉裁量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对于侦(调)查 ...
-
认罪认罚后上诉二审取消从宽量刑幅度
本报记者 徐鹏 近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涉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诈骗.虐待被看护人等四类犯罪,分别体现 ...
-
诉讼法之刑事诉讼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是肯定还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可以把证据分为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凡是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可以证明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的证据,是有罪证据.凡是可以 ...
-
最高检李占州:如何撰写捕诉合一案件审查报告【法治日报】
如何撰写捕诉合一案件审查报告作者:李占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厅,捕诉合一案件审查报告格式样本执笔人) 来源:<法治日报> 2021-01-06法学院2020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 ...
-
如何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对被告人提出的“幽灵抗辩”
如何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对被告人提出的"幽灵抗辩" 1.幽灵抗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形式之一,如果具备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 ...
-
【周末荐读】捕诉合一案件审查报告如何撰写
如何撰写捕诉合一案件审查报告 李占州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工作文书格式样本(2020年版)>,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认真执行.此次修订,实现了对 ...
-
检察环节下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
●从证明标准的要求科学把握疑罪,在对每一证据查证属实的基础上,还应从整体上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审查,通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形成内心确信,对不能形成完全闭合的证据链,有无罪的现实可能性的,应认定为疑罪. ● ...
-
什么是疑罪从有 疑罪从无?疑罪从有,是指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法院认定你是有罪的,你需要自己提供自己是无罪的证据。疑罪从无,是指在没有明确证据情况下,法院认定你是无罪的,公诉人或者是原告方需要提供你
疑罪从有,是指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法院认定你是有罪的,你需要自己提供自己是无罪的证据. 疑罪从无,是指在没有明确证据情况下,法院认定你是无罪的,公诉人或者是原告方需要提供你是有罪的相关证据.
-
法院作出疑罪从无裁判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思路
作出疑罪从无裁判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思路 文丨王智刚 黄伯青 伍天翼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该原则并非查明事实真相的手段,而是对法官裁判权的一种合理限制.与控方 ...
-
【刑事实务】法院作出疑罪从无裁判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思路
[刑事法库]创办宗旨 传播刑事领域理论热点,分享办案实务经验技巧 总结类案裁判规则要旨,权威解读最新法律法规 详细解析热点疑难问题,定期发布两高指导案例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
-
检察环节提讯技巧
作者:刘哲(北京市检察院) 来源:刘哲说法,原题为<如何提讯?> 提讯对刑事检察来说是家常便饭,是几乎必经环节.说几乎,是因为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不是每案必问,刑事诉讼法规定是可以讯问,只有 ...
-
疑罪从无,宁错不抓。
即墨市于先生被员工家属诬告强奸被公安机关刑拘,违法羁押216天,后即墨公安分局以"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为由撤销案件,于某被无罪释放.一起没有作案现场,没有作案物证,完全凭当事人一面 ...
-
疑罪从无与国家赔偿
摘要: 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应该低于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法律不能要求证明申诉人无罪的证据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也不能把查明事实真相作为纠正错判的前提条件.决定国家赔偿的证明标准高于认定错判的证明标 ...
-
最高检检答网:公安侦查阶段执行取保或监视居住已获人大许可,检察环节是否还需重报?
咨询类别:法律政策 咨询内容: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8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决定对人大代表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已经报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案件移送检察机 ...
-
聊斋志异:小翠(四)傻儿子穿龙袍犯下大罪,谁知不仅无罪还有功
(书接上回) 0 1 原文 逾岁,首相免,适有以私函致公者,误投给谏.给谏大喜,先托善公者往假万金,公拒之.给谏自诣公所. 转过年来,当朝首相不知道犯了点什么错误,下岗了,被罢免了.正好这位首相给王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