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物之王游
王游

王游,字安麒,武昌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月中举,八月逢会试,联捷取进上。曾任直隶卓城(今河北阜城)知县.每逢直隶省有赈灾事务,必召其考察核实,再拟定放赈数额。后任清宛(今河北清宛)知县,曾总理京南一带垦荒屯田事务。清宛地处入京要道,往来差使络绎不绝,常有人破例索要夫役马匹,他一概拒绝。在任大名府(治在今河北大名)知府期间,因将专款挪作它用,遭到撤职罢官。不久,受命赴江西龙虎山,修理上清宫,历三载告竣。
乾隆二年(1737年),王游受任广东肇庆府同知,佐助知府剖析冤疑,决断刑狱。在代理高州(今广州高州)府事务时,越南发生饥荒,不少华侨流入高州,他全部收容,并给予盘缠旅费,打发他们回乡。时属县茂名的高凉、登楼、江口、郑山四堡,所垦的海田被潮沙覆没,而赋税未减,他据理力争,使赋税全免。后历署高廉道员、惠州知府。乾隆五年(1740年),属地佛山-带被海水淹没,田地房屋多受到冲毁,他调运大批粟米,减价出卖,使饥民安稳。在代任雷琼(即雷州半岛及海南岛)道员、兼理琼州(今海南岛)府事时,崖州(海南岛西南)、感恩(海南岛西部)两地发生饥荒,他开仓放贩,救济饥民,深受百姓感戴。不久,卒于道署。灵柩回运时,上民送行数百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