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金匮要略》论下利病及转归
相关推荐
-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痢疾古称"肠辭",又称"滞下".仲景称为"下利",故有"热利下重"及"下利便脓血"记载,巢氏< ...
-
经典——伤寒论(六)
小执医整理的实践技能知识点,必须学习 要点六"少阴病,四逆--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 ...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你学会了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等 导读 [金匮背诵训练营]的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关于<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
『古方新解』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组成,功 ...
-
『古方新解』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尝思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惟用药不对病者则人当之而有害矣).乃有所用之药本可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效,间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 ...
-
『古方新解』仲景用桂枝妙在何处(下)
·医学家张洁古认为,内伤.外感头痛都要用川芎,剂量可以在15~30克.笔者再加全蝎.蜈蚣磨粉,每次1克,属寒者加桂枝.细辛,也可以加徐长卿祛风湿止痛. ·笔者曾经治一血管神经性水肿案,由胡蜂刺了一下引 ...
-
『古方新解』《金匮要略》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区别
<金匮要略>温经汤 <金匮要略>温经汤出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日: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 ...
-
『古方新解』浅析《金匮要略》之咳喘用方
咳喘是临床常见病,亦是肺系疾患主要证候之一,易呈慢性.反复性发作,临床治疗难度颇大.<金匮要略>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治内伤杂病的专著,对肺系病症,尤其对咳喘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除&quo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治疗心下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网络来源 笔者遇心下悸动而咳吐涎沫.不喜多饮者,每用苓桂术甘汤合干姜.细辛.五味子加减治疗,取效良好.读张璐所著<伤寒绪论>,见张璐笔下"心下悸&quo ...
-
『古方新解』下瘀血汤临床新用
下瘀血汤由大黄.桃仁.蟅虫组成,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原为妇人产后瘀血内停致少腹疼痛而设,方中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 虫逐瘀破结,三味合用,破血逐瘀之力颇猛,并使 ...
-
『古方新解』半夏秫米汤功在调和与通利
半夏秫米汤原名半夏汤,出于<灵枢·邪客>,是历代医家治疗不寐的一首重要方剂.这里,浅谈笔者的学习体会. 半夏.秫米名实考及本方主药 据经文,本方由治半夏.秫米组成,似乎已无研究之必要.但是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