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0)

相关推荐

  • 十枣汤、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汤、桂枝人参汤方证

    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这三个都是针对水火无形之气阻于"心下"引起的心下痞,也有单火.单水之气阻于"心下"引起的心下痞,我们可以叫火痞.水痞.大 ...

  • 东方子——右寸用药与方剂

    今天抽空再讲右寸 我们知道右寸是大肠升,肺降. 解表药用麻黄与石膏 那么大肠主升,如果右寸沉,那么除了要解表以外,那用什么去升举大肠之气呢? 根据我的学习总结,并从伤寒论和实践医案疗效中得到求证. 升 ...

  • 『古方新解』经方用药第一课:生姜

    桂枝汤中"刨"生姜 先来看一则案例: 一老教授,因终日畏寒,经常感冒,于某年夏天来诊.自谓背部怕冷,既不能洗冷水,也不能睡凉席.据其脉证,拟桂枝汤原方合玉屏风散,服5剂后身暖如日浴 ...

  • 『古方新解』蒿芩清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临证体会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 g.竹茹9 g.半夏4.5 g.(赤)茯苓9 g.黄芩4.5-9 g.枳壳4.5 g.陈皮4.5 g.碧玉散9 g组成,功 ...

  • 『古方新解』八法引路遣方用药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 ...

  • 『古方新解』《新方八阵·补阵》用药思想初探

    □ 张云龙 丁晓 高金金 任丽丽 白允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景岳是明末著名医家,代表作<景岳全书>是其毕生学术成就及临证经验的结晶,对后世影响深远.书中第五十一卷<新方八阵>更 ...

  • 『古方新解』《千金方》肝实热方配伍用药规律初探

    <千金方>作为第一部以脏腑门分类方剂的方书,开创了后世方剂脏腑分类的先河.也为后世辨证施治提供了准绳,其从第十一卷至第二十卷的10卷内容均为脏腑方剂,可见当时对脏腑用药相当重视,体例上也都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

  • 『古方新解』参苓白术散可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 ...

  • 『古方新解』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