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仿写
仿写《春》
·“仿写”,首先要把被仿写的名作读熟。
·“仿写”,是要找到一种可以放入原文结构框架的题材,即写作的内容。
就拿《春》来说,写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以及春天到来时的种种迹象,那么,我们寻找的仿写题材,也必须是可以迎接“它”的到来的事物,或者可以盼望“它”出现的现象,或者可以等待“它”发生的事件才行。



饭菜
周文静
盼望着,盼望着,时间到了,饭的香味飘上来了。
妈妈拉我起床了,我迷迷糊糊地张开了眼。面包蒸起来了,豆浆热起来了,泡饭煮起来了。
我吃了一口豆沙包,热热的,软软的。桌子上、手上,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芝麻。走着跑着,极不听话。菜热乎乎的,面包香喷喷的。
面包、泡饭、豆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着要我咬一口。鼓的像球,扁的像饼,小的像沙。菜里带着香味,闭了眼,桌上仿佛已经满是面包、泡饭、豆浆!桌上成千成百的饭菜,都七嘴八舌地讲着,香味飘来飘去。芝麻遍地是,散在面包上,还眨呀眨的。
“饭菜陪着我,风雨不害怕!”风里带着些油条的气息,混着菜香味儿。有这么多吃的犒劳我,此生不枉来一趟啊!
桌上的骨头渐渐多了,盘中的菜渐渐少了。吃完饭有的是力气,有的是干劲。
饭菜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我们有了力气。
饭菜是一股强大的电力,帮助我们补充能量。
饭菜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使我们拥有动力。
点评:“吃饭”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乐于动笔的题材。这篇文章大体模仿了《春》,且模仿的也比较合理。特别是第三、四两段,写得尤为精彩。不足之处是结尾的三个排比段有些重复,比喻的不是非常恰当。

冬
曾梦露
盼望着,盼望着,寒风来了,冬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开始的样子,寒风朝我们走过来了,雪在空中跳起舞蹈来了,梅花也从土地里钻出来了。
梅花悄悄在枝头绽放了,小小的,红红的。枝头上,绿叶间,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站着,笑着,招几下手,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雪软绵绵的。
淘气的雪在人们的屋顶上蹦蹦跳跳的,给屋顶戴上了一顶雪白的大帽子,淘气的雪又在马路上你追我赶,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又跑到那,给马路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淘气的雪又跑到人们的衣服上去了,还给人们添了一件绒毛大衣。
梅花在被雪盖住的土里生长了出来,鲜红的梅花开在梅树的枝干上,轻轻摇摇树枝,还会有小雪花飘到我的手上,感觉凉凉的。
蓝天的白云,在空中不停地变着戏法,一会儿变成小白兔在吃胡萝卜,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小白羊在吃着香喷喷的嫩草。
冬天如圣洁的女神,净化我们的心灵。
冬天如一本书,让我们懂得知识。
冬天如一个小姑娘,带领我们走向新的篇章。
点评:对于冬天,小曾描写的非常细致,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做得不错,第四、五自然段是相对出彩的地方,通过联想和举例,写出了冬天的特点,值得学习。小曾这学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秋
叶许璐
盼望着,盼望着,暑热消去了,秋天的衣袖拂近了。
秋天的一切就像未出嫁的姑娘似的,打扮起来了,梳妆起来了,娇柔起来了,一切都清新的。
叶子们换上了新的衣裳,红的,黄的……也有说不出来的。几种?几十种?几百种?交叠在一起,谁也不突兀,谁也不低调。形成了别一样的韵味,别样的赏心悦目。一丝风,一片风,一阵风,风是什么样的?它带着那轻飘飘的桂花香,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鼻中,流进我的心里……风,轻柔的,香,舒心的。
一丝雨落了下来,如天泉之水,浇熟了果实,洗净了污垢,添加了色彩。远处的果山笼罩在了雾中,渐现,渐隐。而近处的建筑也被一片雨幕隔住,忽明忽暗。
雨后,所有像是被洗刷了一遍。闪着水泽,亮着光芒。要说闪,要说亮,怕也并不刺目。而那些熟透了的果实,则开始大相竞彩了。柿子呀,苹果呀,在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展现着农民的辛勤。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以秋风做纸,思念做笔,拾一片落叶,遥寄满怀相思。
远远地,闻到了桂花香中夹杂着果实的清香。
秋天像一名顽皮的儿童,挥动他的画笔,将大地染上新的篇章。
秋天像一位害羞的姑娘,挥挥宽大的衣袖,扬扬便捷的裙摆。
秋天像一个健壮的小伙子,领着我们感受他那火烈的热情。

点评:小叶在描写景物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她的遣词造句能力较强,课外积累较多,语言写得也都很优美。秋天在她的笔下显得如此动人,关于秋天的细节描写也很深刻。值得鼓励。

冬
徐一涵
害怕着,害怕着,西风来了,冬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死的样子,树不能开枝散叶,山不再朗润起来了,水不再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白起来了。
小草着急地躲了起来,黄黄的,淡淡的。山林里,园子里,望去,一大堆一大堆满是的。高的,矮的,画几朵梅花,谈论一下青蛙,一切渐渐地都静起来了,害怕的事情快到了,风粗鲁的来了,对人们动手动脚,草硬巴巴的,万物不软了,不绿了,要睡了。
桃树、杏树、梨树开始变色了,黄了,干了,少了。桃儿、杏儿、梨儿羞死了,掉光了叶,恨不得马上钻到地下去。
冬是白的,冬是旧的,冬像一位女巫,马上就改变万物的生活习惯。
寒风来了,街上空无一人,可人们的房子里却热热闹闹的,寒风爷爷想看一看,他太寂寞了,他怎么冲也冲不进去,他走遍了大多数地方却没有一个人开门。这是为什么?
冬是个年迈的老人,从头到脚都是老的,旧的。
冬是个粗壮的壮士,他一来,地上万物都变得害羞起来了。
冬来的早,走的晚,冬……
点评:文如其人。小徐的作文和她的性格很像,这篇文章显得有些“冷”,其实在描写方面,小徐做得还是不错的,模仿《春》也模仿的很相似。整篇文章写得多是冬天的寒冷、万物凋零,但又不是很深入,这还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积累。
这两年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