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法回归传统的践行者——李琳解读鲜于枢书《王安石杂诗卷》
相关推荐
-
大师们的36岁书法!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
大师们的36岁书法! 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功力深厚. 鲜于枢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喜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酒酣作字更是奇态横生. <王安石杂诗卷& ...
-
《王安石杂诗卷》:元代书法回归传统的范本
鲜于枢是与赵孟頫比肩的元代大书法家,<王安石杂诗卷>是其重要作品之一.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几,一作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曾宦 ...
-
(元)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杂诗《示元度》
元代鲜于枢36岁行草书王安石杂诗<示元度>,辽宁博物馆藏. 示元度今年锺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不求鵷鶵实,但取易成就.中 ...
-
元 鲜于枢 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元 鲜于枢 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
苏东坡书法总集赏析(四十四)《书方干诗卷》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l ...
-
鲜于枢行书书法:《书王安石杂诗》学书法练字必选字帖,美不胜收
鲜于枢生于元宪宗六年(一二五六),卒于成宗大德五年(一三 O 一),字伯机,自书一作伯几,号困学民,河北渔阳人(今天津蓟县),居杭州.至元间,官江浙行省都事.公卿入词翰,屡荐入馆阁,不果用.官至太常寺 ...
-
《史上最优美中国轻音乐》2回归传统音乐风潮,演绎中式浪漫情调
《史上最优美中国轻音乐》2回归传统音乐风潮,演绎中式浪漫情调
-
元代书法大家赵松雪,绝笔行书集字16幅对联欣赏,学赵体的好字帖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有书友问书法初次创作该如何入手,我想可学书法临帖是一个道理,先以后难,创作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先选择小篇幅 ...
-
金华行政区划当代史,辖区囊括浙西,终究回归传统
金华市的地级行政建制源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的婺州,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后来的历史中婺州(隋唐宋)曾改为东阳郡(隋唐).婺州路(元).宁越府(元末).金华府(明清).金华专区.金华地区,延续至今 ...
-
元代书法简史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建都于大都(今北京),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至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朱元璋所灭,统治中国98年,传十帝. 作为第一个君临华夏的少数民族,元朝的通统治 ...
-
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笔势雄浑
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笔势雄浑
-
何应辉:书法历史传统源流概说
魏晋是书法走向艺术自觉的重要转变时期.作为书体演进的一个环节和这一时期众多书家的突出代表,王羲之兼工诸体,并继往开来,裁成不同于汉魏的草.行.楷新体(今体):王献之书承羲之,交融草.行而宏逸过父.二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