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08 吴起、商鞅都是卫国人,卫国为何留不住?
相关推荐
-
巴掌大的卫国,为什么能出商鞅、吴起、吕不韦等诸多英才?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英才勃兴,每逢科考,江南省一省的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一半,故而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江南".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也有一个地方盛产英才, ...
-
中医领域的顶尖杀手——高级黑
读者互动 (现在讲道理越来越不容易了,不能谈时政热点,只能写点小说或者讲讲历史.对于有心人来说,通过历史一样可以明悟宇宙真理.上医治国,不懂政治的医生不是好医生.主席教导我们要勇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
-
08 吴起、商鞅、苏秦、张仪…看这些风流人物如何主宰战国走向
编者按:本文由读史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为通读中国史第8篇文章. 如果说春秋最大的特点是贵族(封国与封国)等旧秩序之间的争斗的话,那么战国,平民则全面崛起,知识成为最重要 ...
-
战国风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如何破坏苏秦的合纵
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 ...
-
战国风云17 此人对秦国的贡献堪比商鞅
秦国能够最终统一天下,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贡献,只是相比较而言,商鞅的贡献比较突出罢了.商鞅对秦国统一天下的功劳之巨毋庸置疑,无需多说.实际上,在秦国统一历程中,还有一个人,其功劳.贡献堪比商鞅. 此 ...
-
战国风云07 商鞅对秦国功勋卓著,为何还会被五马分尸?
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资治通鉴>第二卷 弱国无外交,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往是以各自的国家利益为重,极少会顾及到道德问题.所以,趁你病要你命的事情就在历史上经常上演. 公 ...
-
战国历史科普系列七——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历史大学堂 出品 文:计白当黑 编辑:莉莉丝 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这里选取1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 1.除"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你还知道战国四公子哪些事 ...
-
战国风云46 利令智昏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孝成王的叔叔,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期,曾三次担任赵国宰相.平原君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同为战国四公子,有贤德,好养士,投奔到他门下的宾客也有数千人. (图:影视剧中 ...
-
战国风云45 孔子六世孙为何只当九月魏相就辞职不干了?
孔斌,字子顺,孔子六世孙,贤明有见识,曾在魏国为相.但孔斌在魏国只当了九个月国相,便主动辞职不干了,为什么? (图:孔子画像) 一.受聘为魏相 魏王(指魏安釐王,下同)听说孔斌贤明,便派使者携带黄金绸 ...
-
战国风云44 名士虞卿:为朋友,视名利如粪土
虞卿,战国名士,为人洒脱,才能出众,赵孝成王在位期间,曾担任过赵国的国相. (图:影视剧中的虞卿) 虞卿第一次见赵孝成王,潇洒得简直掉渣.他脚踏草鞋,肩搭雨伞,径直走进王宫面见赵孝成王.还好赵孝成王不 ...
-
战国风云43 齐襄王到底是精明人还是糊涂蛋?
齐襄王,本名田法章,战国时期齐国的最后第二位君王,从公元前283年即位到公元前265年去世,在位19年.在这19年的时间里,他既依赖田单之力收复河山,治理齐国,又处处提防着田单.齐襄王田法章,到底是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