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三次思想转变:儒、法、道,在人生不同时期的运用
相关推荐
-
中国近世千年思想家(自宋以来)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历史上有一类人总是受到后人尊敬的,他们或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他们或提出超出时代的思想,照亮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他们的思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 在中国历 ...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四十四章:宋代理学的来龙去脉
宋朝的国势,虽然是十分衰弱,但是在学术思想方面,宋朝却占着一个很重要的时代.汉亡之后,顿然失势的儒家学说,因为融化了许多佛家和道家哲学的成分在里面,在宋时产生了一种新学派出来,创立理学,重新巩固其已经 ...
-
明清理学的发展比较:清朝取代明朝,实是中国不幸
清朝取代明朝,是不是阻碍了中国发展,进步还是退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明清理学发展来看,却可以管中窥豹. 所谓理学,中心观念是"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南宋时期,理 ...
-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
2021-04-04 01:09:38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天的第五个节气.属于仲春到暮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q ...
-
芒种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家智慧
作者 :儒风君 芒种节气,播种与收获并行,喜悦与汗水交织. 收与种之间,蕴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大智慧. 1 儒·把握时机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也是衔接耕种与收获的,最重要的节气. 民谚有言 ...
-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
清明是节气,清明节是节日,二者在同一天. 作为节气,清明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每年的四月份前后,处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 ...
-
明日端午: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来源:儒风大家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所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人们在这天划龙舟.吃粽子.熏艾草,这些习俗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
-
端午: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端午是健康和长寿,无祸才能安康. 点上方绿标收听[国学经典] 主讲:国文 片尾曲:和你一样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最晚定 ...
-
今日端午: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李小托 一个一个原创故事,在慵懒休闲 简单富足中享受生活 47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儒风大家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
资治通鉴:儒法道、读史悟道与武士道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7-01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文皇帝十年 前170年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 ...
-
三分钟明白:儒、道 、佛三家文化
▌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 ...
-
【西山十戾·狐】二、儒法道之争,重现同治年间的权力江湖
辛酉政变以后,慈禧位列大清国权力巅峰的第二把交椅.回到北京后的慈禧,通过学习<治平宝鉴>,算是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那到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该用哪种思想治国?毫无疑问,肯定要玩法家.自秦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