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得之象外 寄情其中
相关推荐
-
【觅画记】苏 轼:笔力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上)
苏轼是个在艺术方面全才形的人物,他除了在诗词上贡献巨大外,在书法与绘画方面同样有成就,尤其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等人并称"苏黄米蔡",名列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虽然没有书 ...
-
苏轼的凤翔初印象,他为何要说王维的画胜过吴道子?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11期) 公元1061年的十二月十四日,苏轼正式到任凤翔签判.时值岁末,衙门里并没有多少紧急事务,趁着难得的空闲,苏轼决定好好游览一番. 半个月时间里,苏轼先后看了凤翔的八大景点 ...
-
艺论丨方闻:文字与图像——中国诗书画之间的关系
文字与图像 中国诗书画之间的关系 文 / 方闻 众所周知,中国画与书法.诗文有密切的关系,可是文字与图像究竟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工具.假如,我们随便论说诗与画可以转位互换,或说每一个艺术家可以随意地从诗 ...
-
宋代文人画的形成
真正文人画的出现,应该从从宋代讲起. 宋代欧阳修.苏东坡是文人画的提倡者.他们有诗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东坡<与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不以形似为重, ...
-
宋代文人画:心中有山水,笔下存河川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宋朝的历史地位,在很多教科书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彷彿这就是宋朝历史的全部.事实并非如 ...
-
高居翰:宋代文人画及禅画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传统画论认为,描绘某特定实物或景色的绘画应该在观者心中勾起与他看到实物真景时同样的思想和感受.直到1 1世纪后半叶,这个理论都还没有受到认真的挑战.然而在同一时期,有些关心绘画的人士也 ...
-
因为他,宋代文人画引领中国艺术一千年
本周我想给大家推的这本书就可以回答和解释这两个问题,书名是<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该书的作者卜寿珊,美国著名美术史家,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这是本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 ...
-
画之优劣在于是否有感而发寄情于画
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感情色彩的精神劳动,因此好的艺术都很偏激,往往是一个劲儿地强调一个问题,使你因此震惊,因此记牢并为之感动,面面俱到便一面都不到! 画无所谓画什么,而在于如何画,物象只是画家 ...
-
赏析|沈周60幅水墨山水画欣赏,形神兼备,文人画经典之作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江苏常州人.出身世代文人之家,其祖父.父亲都擅长诗画. 明 沈周 杖藜远眺纸本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水墨山水画方面.他能从多方面摹习古人画作,又加入了自 ...
-
从中国的“文人画”看“文人盆栽”(上)(全文)
初学盆景时,每遇瓶颈,常会去观摩前辈师友的作品,或是从书册中寻找灵感,激发创作动力.渐渐地又热衷于观察自然界的老树.奇树,从中揣摩天生地养.岁月滋润的自然趣味.二十几年下来,颇有郑板桥画竹诗说的:&q ...
-
从中国的“文人画”看“文人盆栽”(下)(全文)
文人盆栽的鉴赏角度 当我们想要品鉴人物风格时,若对象是"文人",似乎很难用华美.富丽.高贵.雄伟.威武等属于"壮美"或夹杂社经地位的词汇去形容.想要贴切地活现& ...
-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