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摩又禁电,出行靠腿走?官方三度“发声”:“一刀切”要不得

现在的中国交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阶段了,一方面中国的公共交通世界第一,除了铁路,无论是公路还是高速,亦或者高铁,总里程都位于世界第一。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共交通现在又无法承担我国现在的交通压力,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是堵车现象最严重的一批。

我国的交通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和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不过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一种,从来就不是人民对于交通工具的唯一选择,因此摩托车和电动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但是摩托车和电动车与汽车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这两种交通工具的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框架,因此管理起来颇为麻烦,所以很多城市干脆直接禁了摩托车和电动车,对于我国官方三次表态:一刀切式管理要不得。

其实禁摩托车和电动车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毕竟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刺激人民的消费。而民众消费了才能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电动车和摩托车的使用成本虽然低,但长此以往的让二者野蛮生长,必然会对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况且对于个人来说,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安全性也远远不如汽车,毕竟除了一个头盔,二者什么安全措施都没法加。而汽车除了本身的车身能够防撞,还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进行缓冲。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动车和摩托车的管理非常困难。汽车因为生产成本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官方支持很难发展,因此汽车的管控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电动车几乎是随便那个厂都能生产,因此在这种低成本下所带来的就是电瓶车的泛滥。

对于我国电瓶车和摩托车所带来的问题,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在着手遏制二者的发展了。不过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央决定的政策要让地方实施至少得一两年的时间。因此很多城市的政府害怕麻烦,直接采取了一刀切式的管理,直接禁止了摩托车和电动车。

这种粗暴的管理让民众的生活相当不便,毕竟没有了电瓶车要么去挤公交地铁,要么就得花钱买汽车,而不管哪种对于人民的生活都是不利的。对于各大城市的粗暴管理,官方也放话表示:这种一刀切式的懒政如何能达到民生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