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果真始于上古?秦始皇封禅遭遇,或颠覆传统认知!

泰山封禅意义重大,那么泰山封禅源于何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单独的一篇《封禅书》,其中就提及了泰山封禅的起源。

在这一篇《封禅书》中,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即《管子·封禅篇》,谈到了“七十二帝王泰山封禅”,最初源于“无怀氏封泰山”。当然,司马迁明确列出的是十二个,从无怀氏、伏羲、神农、黄帝.......到周成王。

其实,《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史料文献都记载了“七十二王封泰山”之事。既然如此,泰山封禅果真源于上古?然而秦始皇泰山封禅的遭遇,却又让人质疑泰山封禅的起源,甚至泰山封禅的历史可能会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这时出现了一个治国路线之争,即儒法之争。在儒生的支持下,秦始皇决定泰山封禅。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从以上用词中,不难看出是在齐鲁儒生的推动之下,“刻石颂秦德”,然后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大臣和儒生博士70人,浩浩荡荡的准备泰山封禅,以表明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然而,到了泰山脚下之后,却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即: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秦始皇清退所有儒生,采用秦国祭祀仪式泰山封禅。

这里有一个疑问,既然儒生知道“泰山封禅”,为何对封禅仪式却“议论各不相同”?即便《史记·封禅书》中说,“故其仪(仪式)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但也不至于一头乱麻。如果真有“七十二王封泰山”,那么怎么也不至于仪式全部堙灭吧!

孔子在向弟子传艺时说,“其俎豆(祭祀用的礼器,泛指祭祀)之礼不章,盖难言之”。显然,孔子认为没有泰山封禅礼仪保持下来,可能“难言之”。

从这一细节上得见端倪,所谓意义重大、仪式隆重的“古来有之”泰山封禅,的确可能存在很多不实之处。

从史料上看,泰山封禅最早出自于《管子》,如何知道几千年之前的无怀氏、黄帝之类的泰山封禅?而且,从现代考古来看,甲骨文记载中的商汤、司马迁记载的周成王等,并没有泰山封禅的记载。

《管子》中记载,“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但被管仲反驳说齐桓公功劳德行不够,这就说明泰山封禅的意义重大。如果确有“七十二王封泰山”,将泰山封禅和君王德政联系起来,那么就属于超级大事,又如何不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夏朝之前很难说,但甲骨文以及周朝文献中怎么也得说一说吧!

其实,古人对泰山封禅的起源早有怀疑,比如南宋马端临,就驳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

从“四岳”来历来看,周天子令人考制于四岳,但泰山只是四岳之一,并无特殊之处,又何来无怀氏、黄帝等人泰山封禅?

而且,远古之时,黄帝等人活动范围在于陕西、河南等地,当地的华山就比泰山要高,西北的昆仑比泰山更庞大。东岳泰山海拔只有1532.7米,西岳华山有2154.9米,北约恒山有2016.1米,从山的高度来说,远古之人封禅也不必寻找泰山吧!

至于齐鲁大地,在商朝时还属于“东夷”之地,属于臣服的部落,或敌国的疆域。既然如此,为何伏羲、黄帝等人,偏偏不寻找自己领地里的山川封禅,而跑到别人领地里封禅?这也不合逻辑吧!

显然,所谓泰山封禅“古来有之”,最大的可能是齐鲁儒生创造的一个谎言,真正的泰山封禅并非从上古无怀氏开始,而是从秦始皇开始。如果确定了这一事实,无疑将颠覆很多传统认知。在秦始皇之前,或有人于泰山小祭,但绝非后世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知道不知道这是谎言?毫无疑问的知道,但泰山封禅一是彰显功绩,一是安抚关东六国,这一次封禅是含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秦始皇并非没有做融合关东六国的努力,但最终却失败了。

至于泰山,因为泰山封禅的加持,变成了“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相貌平平的泰山最终成了五岳之首。可见,古往今来,包装是多么重要。

(0)

相关推荐

  • 帝王有生杀予夺大权,可有件事他们不敢做,只有6位帝王做到了

    自夏朝开始,国家最高统治者,除少数傀儡外,大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有一件事,却让这些最有权势的帝王们至死都没有践行,成为他们的人生遗憾之一.究竟是什么事,让这些帝王不敢.不愿.不能践行?他们都是 ...

  • 华山更近,秦始皇为什么跑到千里之遥的泰山封禅?至少5个目的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在公元前221年扫平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剧照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三皇五帝,所以自封为皇帝. ...

  • 志·效祀志下(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张玉玺||关于封禅德水与封禅泰山

    关于封禅德水与封禅泰山 文/张玉玺 此文缘起高定存先生<黄河名字考>,争论焦点为文中"秦始皇黄河封禅史书无载,只是一种猜想,难以确认".三木先生<闲话封禅> ...

  • 千古一帝之七:封禅泰山,除了祭天,秦始皇还想干什么?

    #秦始皇##我上头条#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与度量衡,这些开创性的措施,为 ...

  • 《史记》秦始皇泰山封禅

    秦始皇实现统一后,以"临察四方""存定四极"为目的,进行的五次大巡游,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其中一次登临泰山,举行了隆重的泰山封禅活动. 泰山封禅历史小考 封禅,即 ...

  • 传奇|秦皇封禅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秦王朝.又过三年,天下太平,始皇东巡齐鲁,准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自古文人多骚客,历来皇帝是孤家. 起初,随行的文武大臣.齐鲁儒生共有七十余人.这些贤者时 ...

  • 古代帝王为何看重山岳祭祀?名山大川到底代表什么?一文读懂封禅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就产生了山川崇拜.慎子曰:"山川为天下衣食."就是说山川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古人为答谢山神的馈赠,就进行大山祭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山祭祀逐渐衍生出 ...

  • 历史上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六位,他们做了什么?

    泰山封禅,在元朝之前一直被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荣誉,皇帝们虽然都对泰山封禅心向往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的四百多位皇帝中,真正实现泰山封禅的只有六位. <史记.封禅书>中写道:&q ...

  • 孔子说上古的圣人们到泰山封禅有万数家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天下,到了齐鲁大地,召集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泰山脚下. 其时,秦刚灭六国不久,大秦帝国的王者威加海内,号令天下,创出河山一统的不世之功. 秦王嬴政取上古圣人三皇五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