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寒温条辨》升降散】
相关推荐
-
升降散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拾萃——月经不调
升降散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实际上是传承了古代用赔赈散治疗瘟疫的思路,这对今天辨治外感病和急性传染病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彭建中教授在临床应用升降散时发现,其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外感热病,治疗内伤杂病也有非常好的效 ...
-
气通了,脸上的痘痘自然就没了。这是我历经...
在临床上待了这么久,我发现,有不少患者脸上的痘痘,说白了就是体内气机运转出现故障导致的.此话怎讲,先看案例. 6月中旬,接诊了一位刚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为啥来就诊呢?因为脸部的痘痘.他这痘痘呀,有 ...
-
一个名方:升降散
升降散是中医方剂中的一个名方,出自清代<伤寒疫条辨>.升降是一种有序的状态,如同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没有了升降,万事万物便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包括身体. 七情六欲,气血痰食 ...
-
升降散为冶温、郁热之总方
升降散为治温.郁热之总方 分类: 时方集粹 标签: 升降散 导读:升降散一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作者言其为治疗温.郁热之总方.我曾治疗经西医诊断为病毒性感冒而服用众多中西药物无效的发烧患儿 ...
-
《寒温条辨》之“升降散”,清温病表里三焦之热
☯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升降散出自<寒温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为末,黄酒.蜂蜜调匀冷服. 升降散主要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证见憎寒壮热.头 ...
-
《寒温条辨》精义撮要
<寒温条辨>乃清代杨璿所撰.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 9 8 6年整理成<伤寒温疫条辨>出版.是书主要内容, 强调温病与伤寒应划分为两门, 并从发病根源.脉证.治法, 条分缕析, 计 ...
-
《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清代瘟疫学家杨栗山代表作<伤寒瘟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的遣方用药的思想以及现代文献运用杨氏学术思想的用药辨治规律.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 ...
-
【陈潮祖:壮阳起痿散】
壮阳起痿散(验方) [组成]鹿茸 续断 肉苁蓉 怀山药 钟乳石 蛇床子 远志 川芎 人参各40g [用法]研成细末,1日3次,每次4g,黄酒送服. [主治]阳痿,兼见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
-
【陈潮祖:撞关饮子-关格不通,气不升降方】
撞关饮子(<奇效良方>) [组成]白豆蔻(去壳)6g 砂仁(去壳)6g 丁香(不见火)6g 沉香(不见火)6g 三棱(去毛炮)6g 香附6g 乌药6g 炙甘草2g [用法]水煎,空腹,温服 ...
-
《陈潮祖医案精解》—湿温
刘某,女,5岁半,2007年12月3日初诊. 其母代述:昨日观其女精神委靡,不思饮食,食后即吐,询知周身乏力不适,怕冷,头痛. 刻诊:触患儿肌肤微热,干燥无汗,测腋下体温37.2°C,舌红苔黄腻,脉浮 ...
-
陈潮祖辨疼痛十法
陈潮祖:疼痛是常见证象之一,实证是因经隧挛急,气血津液流通不利:虚证是因气血津液亏损,经脉失去阳气之温,津血之濡,挛急而痛. 疼痛之病理<素问·举痛论>已著述甚详,提出外寒相侵引起经隧痉挛 ...
-
陈潮祖医案:热象,反用温散法治疗
陈潮祖医案:热象,反用温散法治疗 肖某,女,24岁,2008年1月18日初诊. 患胃脘痛3个月,加重7天.自述胃中痞塞难受,不能下咽干性食物,食后欲呕,大便秘结,已3日未解,微咳,有少量白痰,口干苦而 ...
-
【陈潮祖医案:热象,反用温散法治疗】
肖某,女,24岁,2008年1月18日初诊. 患胃脘痛3个月,加重7天.自述胃中痞塞难受,不能下咽干性食物,食后欲呕,大便秘结,已3日未解,微咳,有少量白痰,口干苦而多饮. 询知:平素四肢欠温,喜食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