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一部用力过猛的老剧

没记错的话,这部剧首播是在2007年,十多年过去了,是当之无愧的老剧。近年来,这部老剧却突然在各大论坛、网站上火了起来(很惭愧,我2016年才将它完整看完),收获了无数荣誉,豆瓣评分高达9.6,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剧“神作”。

虽然我看得很晚,但正是因为看得晚,对网友对它的疯狂赞誉有所耳闻,网上的一些热门剧评和帖子也基本都浏览了,加上自己对历史向来有兴趣,所以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这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历史剧,但它也确实有点用力过猛了。

  1. 该剧服饰、建筑考究,但不符合史实

网上关于明朝官员的朝服和宫廷建筑、日常用具等都有清楚的考证,很明显,这部剧里明朝官员的朝服严重不符合史实。这是我最感到奇怪的地方,按说,古代官员画像、文书、资料很多(明清两朝史料尤为丰富),稍微用点心,稍微看看仇英等明代画家的作品,都应该知道当时的朝服是什么样的,都不会在朝服上犯错误。

然而,即使像张黎这样的历史剧大导演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或许他只是想突显明朝官员朝服的华丽,突显“大国之气度”。可惜,历史上明朝官员的朝服(即使是内阁辅臣这样的大佬)都比较质朴,没有那些过度华丽的花纹和补子。原因有二:一是明朝始终是一个比较穷的朝代,朝廷岁收很少,没钱给官员发放过于华丽的衣服;二是明代中后期贪腐成风,大家都喜欢装穷,不愿意在皇上面前穿得过于华丽,也算是一种明哲自保的装穷术。

(明代正一品武官朝服像,可以看出,除了中间的麒麟和腰带,全身上下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华丽的补子)

2.该剧集合了一批老戏骨,但重要角色选择失当

这部剧里的老戏骨就不一一赘述了,但该剧在两个重要角色的演员选择上,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是别人,就是两个反面角色(姑且这么称呼吧,其实在那种制度下,也无所谓正派反派)严嵩父子。

前些年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曾风靡一时,王刚老师的和珅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王刚年轻时就演过和珅。然而,很可惜,王刚的个人形象和历史上的和珅大相径庭,更别提倪大红演的严嵩了。

似乎国产剧导演的思路还没有放开,他们拘泥在“反面角色一定要长得又老又丑,最好脸上就带个奸诈模样”,其实呢,历史上的很多奸臣都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比现在的鹿晗也不遑多让。虽然中国文化讲“相由心生”,但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性格奸诈、品行恶劣的人一定长得丑,性格善良、充满正义感的人一定长得帅。

(严嵩画像,晚年的严嵩仍然清癯健硕,胡须整洁,面如星朗,可想而知年轻时有多帅)

何况在中国古代当官,做的是朝廷命官,代表的是皇上和朝廷的脸面,长相历来是仕途是否顺利的重要指标之一,《世说新语》里说曹操因为担心自己长得不够帅,让别人代替自己接见宾客,结果被宾客看出来了,因为曹操骨子里那股权臣的气质是别人模仿不来的。虽然是个小故事,但充分说明了在古代想当官尤其是当大官,长相是多么重要。

更别说,嘉靖就和后来的乾隆一样,是个非常喜欢以貌取人的主子,对于长得丑的人,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试问,如果严嵩长相上对不起观众,怎么可能被嘉靖帝委以信任,甚至“专擅朝政二十年”。

事实上,年轻时的严嵩不但长得帅,而且没有因为自己长得帅就嫌弃自己的结发妻(这在古代男权社会实在太难得了)。严嵩从小聪明颖慧,思路敏捷, 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是受人称道的青年才俊。他的私生活也很严肃正派,几乎无可挑剔,一生只娶欧阳氏一位妻子,欧阳氏比他大一岁,还有一脸麻

点,但夫妻感情很好,从一而终,并没因身居宰相高位而妻妾成群。

当然,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没有继承他的良好基因,长得甚是丑陋,明史记载他

“短项肥体,眇一目”,胖得几乎显不出脖子,而且一只眼睛有缺陷。而且,似乎严大公子越是知道自己长得丑,越是在女色上毫无节制、淫乱成风,不堪入目(极有可能是西门庆的原型,生活之淫乱非笔触所能形容)。

当然,该剧能斩获无数口碑也是有道理的,剧情紧凑,台词有力,人物形象丰满,矛盾冲突激烈,一扫之前历史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陈词滥调,敢于将真实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

这部剧在时间轴的把握上也很到位,从1565年的正月十五开始,到1566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去世(皆是农历),把一年来朝廷和地方的博弈,政治斗争,体制矛盾暴露得一览无余,把握好一个字“钱”,即使没有相应的历史知识,也很容易理解这部剧:全局的核心冲突就是朝廷没钱了,钱从哪里来,经过谁的手,花到什么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