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著作《伤寒论》,怎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1、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阴者,先天之本,先天阴阳化生之地,子时一阳生,是指先天之阳化生于子时(即太极阴阳图中白鱼眼).午时一阴生是指先天之阴化生于午时(即太极阴阳图中黑鱼眼).先天与后天互为阴阳,先天为根后天为用,依据阴阳 ...
-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90---9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90---93 文/敏敏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第90条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
-
再谈伤寒论的六经实质
对于伤寒论六经实质,千古争论,似乎永无宁日,宋代朱肱提出以经络循行辨六经,清代钱璜对六经以脏腑三焦进行阐发,另外清代张志聪则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后来柯琴提出了六经地面说,现代更有各种说法,各说各的,再 ...
-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文/敏敏 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 ...
-
【新提醒】附子类经方条文及常用时方(汤方辨证)汇析
[含"附子"的经方(共33/269首)名录] 约占库录经方总数(269首)的(12%) 1.桂枝加附子汤 2.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3.桂枝附子汤 4.去桂加白朮汤 5.甘草附子汤 ...
-
2021年中医经典考试丨伤寒篇·一类条文
广中E专线一 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资料说明] 本文件为<2021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伤寒篇>(关注"广中E专线一"可查看持续勘误版本).本复习资料以广 ...
-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0---41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0---41 文/敏敏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第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 ...
-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
----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心机(山东中医药大学)[摘要] 2020年10月21日是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光明书话]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作者:叶朗
作者:叶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11版) . [光明书话]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光明书话] 作者:叶朗(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 ...
-
读经典 | 《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原文) | 山海精舍
<伤寒论> 辨脉法 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
-
张仲景《伤寒论》一部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著作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一一张仲景<伤寒论>自序 南阳医圣祠仲景塑像 2003年的"非典"和2010年席卷全球的" ...
-
荐读|读经典 辩体质 跟赵进喜精读《伤寒论》
<三阴三阳统百病: 赵进喜精讲伤寒论>> 赵进喜著 华龄出版社 2020年11月出版 <伤寒论>作为经典名著与方书之祖,对临床实践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半部伤寒 ...
-
学习瓷器收藏应该读的6部经典著作
<北京出土瓷片断代与鉴赏>(彩色):该书精选近500件具有代表性的瓷片,以窑口分类,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对北京地区出土的瓷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最大的特点是读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瓷器的断 ...
-
读历史书籍就要读经典之作,10本关于国内外历史的经典著作推荐
好书推荐第37期: 读史可以明智,这并不是一句大话和空话,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前人的经验,避免自己犯类似的错误,在历史中,还可以感知人性,从而对人类了解的更深,在历史中还可以看清一个社会和民族的发展 ...
-
朗读,幸福之路,诺贝尔奖得主伯特兰·罗素 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朗读,幸福之路,诺贝尔奖得主伯特兰&#183;罗素 经典著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