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咳嗽总结

一、风寒咳嗽

麻黄汤、小青龙汤(舌红方中桂枝可用葱白代替)

小青龙汤方证(外寒内饮) 外有寒内有饮,多见胃部不适,痞满,要化饮散寒并用。

①咳嗽吐白泡沫痰,舌质淡苔水滑,脉弦紧。

②咳嗽吐黄白痰量多,心烦胸满,背恶寒,饮水后胃脘不适,苔白腻或黄腻,宜小青龙汤加生石膏。

③兼小便不利、便溏加茯苓。

麻黄10克 、桂枝15克、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干姜5克;细辛5克、半夏10克、杏仁10 克、五味子10克。

二、风热咳嗽

麻杏石甘汤(体弱者用麻黄根代替麻黄):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比例为1:3/5;此方因热,不论外感内伤均可用之。

麻杏石甘汤:麻黄5~10克、杏仁5~10克、生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

三、凉燥咳嗽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生甘草(不炙),各等分(10克)。

四、凉燥化热

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18~24克、甘草6克。

五、风邪咳嗽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和营卫止咳):咳嗽,汗出,恶风。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厚朴6克、杏仁9克。

六、痰湿咳嗽

①半夏厚朴汤方证(肺失肃降):咳嗽痰多,胸闷,舌苔白厚腻,有热者加生石膏。

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15克、苏叶6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

②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证(仅内饮):咳嗽咽干,嗳气,胸闷便溏,舌质白厚腻,脉滑细,此方主之。

茯苓12克、生甘草9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桔梗10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

七、风湿咳嗽

麻杏薏甘汤:麻黄5克、杏仁4克、薏米5克、炙甘草10克。

八、痰热咳嗽

小陷胸汤方证(清痰热法):咳嗽胸闷,吐黄痰,舌苔黄腻,脉弦滑。

黄连6克、半夏12克、瓜蒌实20克。

九、肝气犯肺

小柴胡汤方证(和解治咳嗽):两胁苦满,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

柴胡12~24克、黄芩9克、 生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党参9克、炙甘草9克;白芍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

十、阴虚咳嗽(内燥咳嗽)

麦门冬汤合百合地黄汤加杏仁、枇杷叶(养阴止咳):干咳少痰,舌质白苔少。

麦冬15~30克、半夏6克、沙参或太子参9~15克、生甘草6克、大枣12枚;百合15~30克、生地15~30克;生姜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

十一、阳虚咳嗽

上:甘草干姜汤、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杏仁。中: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半夏杏仁。下:四逆汤或真武汤加半夏杏仁。

甘草干姜二苓汤: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五味子6克、细辛6克。加再半夏10克、杏仁10克。

(附: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

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生甘草9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

理中汤:干姜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

附子理中汤: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

四逆汤:炮附子15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真武汤:炮附子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

附录:苓甘五味姜辛汤

【组成】 茯苓四两(12克)、甘草三两(9克)、干姜三两(9克)、细辛三两(5克)、五味子半升(5克)。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加减】 如兼有呕哕或痰多者,加法半夏10克;咳嗽甚者,加苦杏仁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气滞胃脘胀者,加陈皮5克、枳壳10克、春砂仁10克;脾虚食少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若喘嗽时时发作,不能平卧者,应加入麻黄4克、胆南星8克。

【方解】 本方主治寒饮内停之证。方中干姜、细辛合用,仲景以此二味温肺化饮止咳。《神农本草经》首言:干姜主胸满,细辛主咳逆。盖干姜、细辛皆属辛温之品,俱有温肺化饮之用,干姜以温热为主,其入肺温阳化饮之力较强为君;细辛以辛散为主,其入肺开郁散饮之力为优为臣;两者相伍,温肺化饮,两擅其长。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亦为臣药。然咳久必伤肺,一派温散,恐重伤其肺气,故佐加五味子之酸收,敛肺以止咳。干姜、细辛与五味子相配,一温一散一收,非但散不伤正,收不留邪,而且亦有助于肺司开阖之职,使肺之开阖有权,则饮邪无伏匿之处。使以甘草,润肺和中,协调诸药。综合全方,共奏温肺化饮之效,主治寒饮之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中满闷等证。

【案例】

1、咳嗽

叶瑞初君,丽华公司化妆部。二月十七日初诊。咳延四月,时吐涎沫,脉右三部弦,当降其冲气。方药:茯苓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味子一钱、干姜一钱半、细辛一钱;制半夏四钱、光杏仁四钱。二月十九日二诊,两进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咳已略平,惟涎沫尚多,咳时痰不易出,宜与原方加桔梗。方药:茯苓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味子五分、干姜一钱、细辛六分、制半夏三钱、光杏仁四钱、桔梗四钱。叶君昔与史惠甫君为同事,患咳凡四阅月,问治于史。史固辞之,以习医未久也。旋叶君咳见痰中带血,乃惧而就师诊。服初诊方凡二剂,病即减轻。服次诊方后,竟告霍然。(曹颖甫.1979.《经方实验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历经秋冬,咳延四月,中气必虚,寒饮兼燥,故见咳嗽时吐涎沫,咳甚则痰中带血。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姜、辛、味合用温肺化饮而不伤阴;半夏、杏仁、桔梗化痰润肺,宣降肺气。虽痰中带血,仍投温药化饮,实合天时病机,加之健脾益阴之品,标本兼顾,故得神效。

2、迁延性咳嗽

某男,67岁。患者咽痒咳嗽,甚则伴喘,痰多而色白,纳可,时有心悸,苔薄白,脉紧而细。体查除两肺呼吸音略粗外,余无异常,X线胸透无异常发现。此风邪久稽,痰饮内阻,拟理肺化痰,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化裁。茯苓10克、甘草3克、五味子3克、干姜3克、细辛3克;半夏10克、苏叶10克、杏仁10克、桔梗5克、枳壳5克、前胡5克。患者服药5剂,咳嗽明显减少,再服5剂,症状基本消除。[尤松鑫.1991.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迁延性咳嗽,南京中医学院学报,(3):169]

〔按〕芩甘五味姜辛汤原方为支饮复作而设,茯苓利湿而除水饮,甘草培脾和中,干姜温中化饮,细辛宣肺散寒,五味子收敛肺气,合而用之,共奏温肺散寒,化痰蠲饮之功。本案例乃属寒饮内阻为患,且咳痰喘均重,遂加入宣肺化痰理气之品。

3、哮喘

患者男,71岁。1995年1月15日初诊。自述哮喘发作10余天,症见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胸膈满闷如塞,咳痰色白如沫,质黏难咯,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紧。诊为哮证,证属寒哮,治以温肺散寒、祛痰平喘。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合小青龙汤:茯苓15克、甘草5克、五味子10克、干姜10克、细辛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麦冬15克。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服。3剂后呼吸急促困难、喉中哮鸣声消失。继服6剂后胸膈满闷如塞、形寒肢冷、咳痰及肺部哮鸣音消失。[张富强等.1996.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哮喘53例.山东中医杂志,(9):395]

〔按〕本案属中医哮证范畴。哮证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此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未发作时晨起、夜间多咳痰色白如泡沫。《医学统旨》曰:“哮证喘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背胸,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或肺胀胸满,或恶寒肢冷,病者夙有此根,又因感寒作劳气恼,一时暴发……治法专以祛痰为先,兼用解散。”在治疗上应以祛痰饮为主。苓甘五味姜辛汤主治寒饮内蓄,开舍相济,温散并行;佐以麻黄、杏仁、桔梗、半夏,宣降并用,增强平喘祛痰止咳之功。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哮喘效果较为明显。

(0)

相关推荐

  • 方根: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痰饮停于肺间,是人体的异物,肺出于条件反射,必然通过咳吐等方式,尽可能将之排出体外.      假如能把痰饮气化,为人体吸收,或将之代谢出体外,则饮消咳自止.     这就是方根"干 ...

  • 马老师治疗子嗽验案一则

    初诊:2021年3月2日.郑某某,35岁.因"孕12周,剧烈咳嗽2天"就诊. 患者外感咳嗽2天,流涕,昨晚咳嗽较剧烈,无法入睡,无痰,咽痒.舌稍淡,苔薄白,润滑,脉细滑. 中医诊断 ...

  • 经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咳嗽,白痰)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原文]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经方治疗咳嗽一例之感悟 – 经方派

    患者李某,女,30岁,2020年10月18日就诊. 主诉:咳嗽一个月. 患者一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少痰,输液治疗一周,效果不理想,寻中药治疗两周,视其方剂为<桑杏汤.止嗽散>加减,效果亦 ...

  • 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转载】

    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2017-03-01 13:03:26) 转载▼标签: 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仲圣经方|久咳不愈 快用经方--经方治疗咳嗽临床验案举隅 [发烧 ...

  • 临床医案 | 经方治疗咳嗽遗尿

    冯女士,43岁,主诉咳嗽遗尿月余.患者1月前因受凉而致咳,在当地某医院经静脉给药,口服抗生素.止咳化痰药治疗,咳嗽并未减轻,且逐渐加重.家属要求中医诊治.就诊时患者咳嗽为阵发性干咳,频繁发作,咳时遗尿 ...

  • 仲景经方治疗咳嗽

    柴胡桂枝汤治疗咳嗽 伤寒六七日,发热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例  间歇性的咳嗽了半年多,咳嗽是阵发性发作,发作时连续咳嗽.遇到寒冷的刺激就加重.小便控制不住,自己 ...

  • 经方治疗咳嗽一例之感悟

    患者李某,女,30岁,2020年10月18日就诊. 主诉:咳嗽一个月. 患者一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少痰,输液治疗一周,效果不理想,寻中药治疗两周,视其方剂为<桑杏汤.止嗽散>加减,效果亦 ...

  • 【张仲景】仲景经方治疗咳嗽

    柴胡桂枝汤治疗咳嗽 伤寒六七日,发热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例  间歇性的咳嗽了半年多,咳嗽是阵发性发作,发作时连续咳嗽.遇到寒冷的刺激就加重.小便控制不住,自己 ...

  • 经方治疗咳嗽一例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请加公众号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哦! 点击蓝字关注中医林佳明 今天是我写日记 ...

  • 经方治疗肺炎后咳嗽一例

    慢性咳嗽食疗小偏方 女33岁, 肺炎痊愈回家后,半夜咳醒半月余,止咳药似无效果,无特殊疾病.刻诊:半夜咳醒,痰稀色白较多,口不渴不恶寒,不能喝冷水,小腹怕冷,体温最高37℃. 考虑寒饮以苓甘五味姜辛汤 ...

  • 经方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

    2014-02-17 天时养元堂主人 天时养元堂 中医经典<伤寒论>中说:"发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