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过蓢,古榕掩映的中国景观村落

牛过蓢村一直静静地躺在东莞茶山镇的丘陵中,八百年前麦氏先人在此立村创业,八百年后岭南重镇东莞早已翻天覆地,但牛过蓢村依然难得地保存了那份幽静与古朴,村东北有茂竹与古榕,村西南有农田,村前有鱼塘,村中古屋林立,古井犹存,呈现出一幅绿林掩映、农田涌翠、鱼塘润泽、村落生辉的景象。牛过蓢村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与不远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社村和塘尾村完全是两番景象,不仅没有游客来到,村中也人烟稀少,特别是古村老屋,很多都已荒废,只有少数老人还在坚守,直到2014年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才让人记起东莞还有这样一座古村。

牛过蓢村也叫麦屋村,位于茶山镇超朗村的北面,面积约0.12平方公里,这个看似古怪的村名,据说本来是叫做楼阁蓢的,到了明朝年间,楼阁蓢就已经被讹为牛过蓢,1949年以后,由于村里大部分村民姓麦,故改为麦屋。与东莞其他几座古村相比,牛过蓢村的主要看点还不是古建筑,而是村东北那片数百年的古榕群,数百年的古榕树群呈半圆形之势环抱着古村落,连绵好几百米,蔚为壮观,把古村落衬托得古色古香,尽显岭南生态古村落的风格和神韵。

牛过蓢村胜在自然生态优美,生态林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古树群面积12000平方米,竹林面积6000平方米,古树群和竹林相互掩映,古老的村落坐落其间。

当你看到好多高大的古榕树时,牛过蓢村就已经到了,往西三公里是“东莞第一古村”南社村,往北三公里是“明清遗珠”塘尾村,牛过蓢村夹在东莞的两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间,多年来却名不见经传。

“邓小平”在牛过蓢,难道邓小平还来过这个古村落?非也,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龙岭村的原型是深圳布吉龙岭村,取景点则是东莞牛过蓢村。

优美的自然生态和庞大的古树群是牛过蓢村最大的特色,也许在其他地方有这么一片古树林算不得稀奇,但在“世界工厂”东莞确实颇为难得。

这棵长在屋顶上的榕树堪称励志榜样,也许只是一阵风或者一只小鸟的不经意,给了它一片没有肥料没有水分的空间,但它依然不放弃,不仅励志般地扎根实地,而且被用作电线杆也毫无怨言,在屋顶茁壮地生长着。

村中的古榕林是牛过蓢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这里生长着45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并栖息着各种鸟群。

特别是这颗6、7人才能合抱的高山榕,树龄已经760年了,是国家一级古树,植于南宋建村之初。

古村的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一个更楼,连接四个更楼的是古围墙,东、北两角的更楼早已倒塌,后于民国初期分别在原处改建一座碉楼和一座更楼,西、南角更楼为原建筑,西角更楼名“挹秀楼”,南角更楼名“接龙门”。

更楼和古围墙均建于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距今363年,主要是防卫作用。

在东西两座更楼之间可见一段残存的古石墙,是采用这一带常见的红色砂岩。

古村里有六条用红石或麻石铺砌而成的古巷,由南向北延伸到围墙遗址边,古巷两边还有支巷,古民居择巷而建,纵横交错,六条古巷的南面起端都设有巷门和防盗门。

经数百年岁月洗礼,仍可见防盗门上方木门梁上有五个圆孔,而下方麻石门栏并排着五个方形凹孔,上、下孔分别对齐,套以圆柱木栓。

古村的正中位置是麦氏宗祠,为麦氏八世祖云涛、云霖兄弟连同族人于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建造,距今700年,后经多次修辑。

麦氏宗祠前如同其他古村一样,有表彰村人科举上榜的石碑。

麦日桃估计是村中最有名的人之一,1912年-1914年任香港东莞工商总会主席兼司库。

包括麦日桃故居在内,整个牛过蓢村已经鲜有人居,村中的道路上长满了青苔,一个人置身其中,甚至还有点阴森的感觉。

牛过蓢现存古井四口,宋井位于古村的中心,古井建于南宋年间,井栏用红石打造,圆形,两边各有一个孔眼,原来井栏的红石厚10公分,由于长年受桶绳摩擦慢慢地变薄了,最薄处不到2公分。古井虽有700多年历史,但井水依然清澈晶莹,不管天气如何干旱,8米深的井内都会保持3米左右的水深,井壁长满了苔藓,越往下井越宽,井水冬暖夏凉。

拍摄牛过蓢村的全貌宜到荷塘对面的高处,可以拍到前有荷塘后有榕群的古村落,可惜我当时不知道,只拍了这么一张不太全面的照片。

一头世界名犬中华田园犬好奇地望着我这位外来客,牛过蓢是个过于寂寞的村庄,在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的东莞,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少。

走出古村,在公路旁有一座很普通的小庙,岭南的庙宇不可只看外表,有时走进去后会别有一番洞天。

洪圣古庙里的神灵就能让人大开眼界,小小庙中,供奉着八方神灵,不仅有常见的土地公、土地婆,还有阎罗王、判官,端坐正中的应该就是洪圣大王了。

土地公、土地婆的形象在岭南乡间随处可见,但姿态各异,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小庙中的泥塑虽然简陋粗糙,但造型充满了乡土气息,坐在阎罗王旁边的分明就是孙悟空和唐僧嘛。

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形象不止一种,但眼前这两种大概是我第一次见过。

两旁端坐十几位妇女,个个丰乳肥臀,方脸大耳,手抱婴儿,祈求的是中国人最传统观念的多子多福。

鸡谷夫人是第一次见过,实在是乡土味十分浓郁的神仙,手端饲料,脚下有公鸡,我想应该是保佑养鸡平安,不患禽流感的。

保鸭夫人的名字则更加直观一点,意义应该相同,脚下还有只小鸭子。

除了那些端坐着的神灵,居然还有飞在半空中的天使,脚踩祥云,身着肚兜,背后有翅膀,正处于飞行状态中,算我孤陋寡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姿态的神灵。

牛过蓢村除了古建筑保存完好、生态优美外,鹅饭亦是当地一绝,在古村前有一间颇有乡村风味的美食小居饭鹅居,饭鹅居是一间普通农宅,里面摆设甚为简陋,然而,饭鹅居里的主食鹅饭和田园菜式却称得上地方风味十足,其鹅饭制作十分考究,要用700年的古井水洗米,用土灶和柴火烧饭,鹅要现宰的走地鹅,鹅饭风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不过我来之时并没有注意到饭鹅居,不知道这家饭店现在是否还存在,在附近有兴趣去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