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村落--黄檀硐村

黄檀硐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雁荡山麓的山坳中,距乐成镇约30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谷底村落”。当来到这村庄后,你会感到一个宁谧的世界,这里四周群山怀抱,树木青翠,竹林窈窕,山村里静的仿佛只要微微发出点声响就会打搅到这个有800 多岁村落老人。

2008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会议期间与专家一起同游这个传说的世外桃源。

黄檀硐村的名字,是因村子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因此得名黄檀垌村。村子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境内,海拔400 余米。我们的车子穿过在一道九曲回旋的山路上,急行中时而急弯陡坡,时而进入高山峡谷,沿着山路盘山而下,一番穿云破雾后,眼前豁然开朗,犹如闯进了一个宁谧的世界,恰似一处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随着我们的进入,黄檀硐村也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村落的南北两边有高入云端的石壁陡峭,成为黄檀硐村的天然屏障。村子的西面有西龙瀑和古寨门。

全村有300余户人家,卢姓。据村民介绍说,最早来此落脚的是南宋时期永嘉郡的一位通判叫卢尧盛,闽南人氏。至于他当时为何要远离尘寰,携家走进这深山僻壤却无人知晓。明朝永乐年间,清江蔡岙有一位叫卢柯穆的,同样因为逃难而迁入此村。后来卢柯穆家族人丁兴旺,若干世后家族修撰家谱,以卢尧盛为始祖。至今在村东口有卢柯穆墓。

在蜿蜒而狭长的村落北坡上,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大片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群的中部有两条溪流自北向南呈“丫”字形贯穿,为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送来取之不尽水泉。民居建筑依山因势而建,从外观看,全是石头墙,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后,呈层叠状,像是千层糕,使之石墙、石房、石路古朴粗放。走在村子里,石砌小路连接着石台阶在民居间折上或折下,形成了一条一条的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根据专家的考证,这里的民居建筑有十多幢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梁架结构,柱与拱斗结合的木构架形成了高高屋顶,在屋前有古色古香的石砌院门,屋檐上的瓦当花纹各异,梁架上有雕刻精美纹饰。这些民居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建筑的原木和山石都保持着它们天然的本色,显得古朴雅致大方。

在村子西部山坡高台上保存有卢福涛家宅,这座院落依山而建,据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这个宅子的西边有条小涧,屋前为陡坡,屋后亦为山坡,当地村民说这个宅子符合风水中“枕山、环水、面屏”的说法。

在黄檀垌村保存着蓝靛提炼工艺。靛青的植株称“蓝”,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浙南地区的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等,均有种植记载。制靛时需经过十几道工序,如采摘、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等,虽然工序繁琐,且需要一定的技能,但由于收益远胜于稻谷,所以获利颇丰。正是这个原因,当时村子种植着大面积的蓝,据说有200多亩,占全村田地三分之一多。据有关资料说,染料的靛青以乐清黄檀硐产的品质最佳。在村子里还能看到早年的一些蓝靛加工工具,村外田间有一些圆形大坑和埋在地里的大水缸,这些就是当年制作靛青所用。

村民说:村子对外藏匿很深,入口处隐避在陡峭的山崖之间,只由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向外界。在村子没有通公路时,只有几条山路可以进寨,古寨门犹如时空隧道的大门,锁住了这古朴的山村。古寨门地势险要,极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世代庇护着村中的村民。

我们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这个古寨门。寨门为石砌而成,高约3 米,寨门两侧是巨石和森林,扼守在险要之处,寨门原有木门,由于年久失修,木门已经损毁。出寨门别有洞天,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沿山路而下,见一潭、一瀑、一溪、一碇,可静坐,可濯足。

在黄檀硐周围有高大的树木与茂密的竹林,村子的西口,有两棵高大的罗汉松古树,古树树干粗大,枝叶茂盛,郁郁苍苍,树冠覆盖着周边的路面,从远处望去,古树形态飘逸,令人遐想无限。

因为黄檀硐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留守村中的村民至今仍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习惯,这里恬静而自然,没有城市中的嘈杂和喧嚣,宁静平和,有一种让人空灵的感觉和穿越时空的错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于石巷、石阶、石墙之间,很难想象在商贸繁荣,处处商业的乐清城,黄檀硐村能不受尘嚣的干扰,保存的如此完整实属难得。

许久许久,我们不忍离去....

黄檀硐村,中国古村落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

(0)

相关推荐

  • 【行走徽州103】我叫大里,不过我不在云南,在歙县

    [行走徽州103]我叫大里,不过我不在云南,在歙县 司马狂/文 从富堨村,过九如桥,继续沿着村路前行,没有多远就能见着一个村落,此村名为"大里".这个里字,没有左边的斜玉旁,虽与云 ...

  • 中国最“雷”的村子,这里没有虚伪和防备

    又逢年底,把一年来职场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儿抛到九天之外!来一场说走说走的民族之旅吧!所谓"秘境",就是"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我们走遍56民族的目的地就是 ...

  • 这个古村里的民居都是用石头砌成,隐藏在中雁荡的崇山峻岭之中

    黄檀硐古村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海拔也有四百多米,但土地肥沃,山林资源丰富,当地村民一直以种植水稻.番薯.生姜和茶叶等农作物为主,生活可以说如世外桃源般安逸.正因为此,村子虽然不 ...

  • 2021年全国高考卷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

    在刚刚落幕的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中,有一道地理题以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中的阿者科村为背景出题. -2021.06.- 图源:云南红河发布 在元阳,19万亩绵延不 ...

  • 距离平遥古城40公里的“中国景观村落”沁源古寨村 值得一看

    距离平遥古城40公里的"中国景观村落"沁源王和镇古寨村,值得一看.视觉山西综合编辑 距离平遥古城40公里的"中国景观村落"沁源王和镇古寨村,值得一看.视觉山西综 ...

  • 牛过蓢,古榕掩映的中国景观村落

    牛过蓢村一直静静地躺在东莞茶山镇的丘陵中,八百年前麦氏先人在此立村创业,八百年后岭南重镇东莞早已翻天覆地,但牛过蓢村依然难得地保存了那份幽静与古朴,村东北有茂竹与古榕,村西南有农田,村前有鱼塘,村中古 ...

  • 奉化马头村,中国传统村落,古村风云

    从2012年开始,我国陆续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波市先后有28个村庄荣登榜单.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马头村,2016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是宁波市内28个传统村落之一. 马头村三面环山,背倚银山岗 ...

  • 中国传统村落|云善村…

    在抖音平台刷到了云善村翰林院,粉丝民俗达人很热心的告知了路线.怀揣着一种好奇,于一个夏日的早晨,我走进了云善村窑头,并发现了这里的古村落.     北宋翰林院大学士何镛,清道光乙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何庆 ...

  • 中国传统村落---上丹村

    ◎    颜书明 编者按: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的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了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认定,海南省7个村庄入选.分别为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定 ...

  • 中国传统村落——龙道村

    古村落旅行记录 龙道村位于寿城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的东面,离县城约15公里,是一座初建于宋朝,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它依岭而建,前塘后岭,很有气势,且古宅连遍,炮楼耸立,拾阶而入,如探古堡. 龙道村 ...

  • 中国传统村落—塔下村

    中国传统村落-塔下村[南行记] 塔下村,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构筑于"两山夹水.铁扇关门"山川形胜中的太极状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

  • 中国传统村落——阎景村

        阎景村--中国传统村落 李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quo ...

  • 【中国传统村落西姜村特刊】西姜人居环境

    西姜村经过三年来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外土路和村内破旧路面都浇筑了水泥.村边修建的二座生态公厕取代了露天粪坑:专门配备的2名保洁员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家家户户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