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扯鸡蛋:冷库蛋,为啥多是存红蛋,而不是粉蛋?!!

本周关于冷库存蛋,老井跟大家已经谈了两期推文,昨天,老井曾经跟大家留下两个问题。

问题之一是,为啥冷库蛋多存的是红蛋,少有粉蛋?

关于红蛋和粉蛋,作为产区的生产占有率基本上是7:3(大概),从饲养的地区来说,河北、湖北以及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蛋鸡养殖的比例偏大!

从消费习惯上,南方人比较喜欢吃粉壳鸡蛋,北方人偏爱红壳蛋多一些!

也许是传统农耕时代,中国历史上饲养的本土蛋鸡,粉壳占比大一些,所以,粉壳蛋多被消费者看做是“土蛋”“柴蛋”!

老井曾经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走在城市一隅 ,被挎着个草篮子的老太太拉住,用十分期待和虔诚的眼神看着我:

“自家养的柴(土)鸡蛋,原价卖两块的,现在一块钱一个,便宜卖你啦”!

老井望着那些草篮子里个头齐整,色泽统一的粉蛋,甚至还有明显沾着铁鸡笼锈印记的所谓“柴鸡蛋”,只能尴尬的摇摇头!

大都市的超级市场,粉壳蛋喷上商标和日期,再加个精美的包装,身价倍增,动辄都是十来块一斤,甚至几十块,价格高的令人咋舌!

而普通的红蛋,上海市场被称之为“洋鸡蛋”的,并不因为“洋气”而贵气,只能蜷缩在居民区小菜市场不显眼的角落里,“限量版、超低价,回馈新老用户”!

大街上小饭馆的茶鸡蛋、宾馆里的自助餐、占整个鸡蛋用量达到18%的食品工业用蛋,绝大部分都是用的红壳“洋”鸡蛋!

红壳“洋鸡蛋”如此作为大路货,以至于中国本土红壳蛋鸡“固始鸡”作为肉鸡品种去推广!

讲了这么多,老井只想说明一个问题,粉壳鸡蛋由于多发端于中国传统本土养殖!即便是和红壳鸡蛋一样一样规模化笼养的,也打着“土、柴”的擦边球,终端市场售价往往高出红壳鸡蛋一大截!(具体可参照2019年央视3.15特别节目)

尽管专家们多次强调和声明,无论红壳、粉壳,鸡蛋的营养成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但没有办法,部分消费者就认这个!

而且,“高端”粉壳蛋,多是以高素质的中产以上层次的人消费的!

可见,传统的观念是多么强大!轻易去改变传统观念是多么难!

鸡蛋作为生鲜食品,关键是突出“鲜”的属性,要想卖出高价,“新鲜”是重要的卖点之一!

如果粉壳蛋也进了冷库,从冷库里划拉出来的鸡蛋,咋整也跟“新鲜”不沾边!

如果你非要强行把冷库粉蛋打上生产日期,如果照实际出生日期,哇,几个月前生产的,这也叫新鲜?

如果你昧着良心,篡改了生产日期,消费者高价买回去,新鲜度还不如普通红鸡蛋,不是自砸招牌嘛!

所以,储存的冷库蛋,必须有合适的售卖渠道,最好短期内快速消耗为最,最好的去处只能是食堂、食品厂、学校、部队等集团快消场所!

说直白点,粉壳蛋多以新鲜、高端示人售卖,进了冷库质量上等于打了折扣!

而红蛋价格较为低廉,适应于要求成本偏低的食品厂、单位食堂短期内大量快消产品为主!

所以,冷库蛋多以红蛋为主就是这么个原因!

今年的鸡蛋价格,之所以在中秋节前“旺季不旺”主要原因,就是在中秋节前需求的旺季,受到大量冷库存蛋持续冲击!

近年来,国家为了防止生鲜类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供应的大起大落,政策上大力扶植冷链建设!

冷库鸡蛋,作为调节季节需求变化的必要工具和手段,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元素!成为蛋鸡行业中人不得不正视的新变化!

关于冷库蛋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推文中跟大家一起探讨,感谢大家继续关注《老井扯鸡蛋》,老井愿和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