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我画《近景与远景的偶合》

这是我立冬之后的第一幅写生作品,当我坐到小凳上准备动手画时,看到两条树枝正好夹住了远处的楼房屋顶,便因这个起了《近景与远景的偶合》的题目。这在唯美的画风中是大煞风光的景致,横竖看心里都不会舒服。我的一个认知是所有触发感觉异样反应的视觉效果,都值得去探讨其中的“美学”意义,试图令其在构图中协调关系,是尝试探索各种形式因素的一个方法,使之成为一个个性的另类。

有一种绘画是遵循普遍认定的理想化绘画方式,截取生活素材安排自己的理念。另一种绘画是凭借自身感悟认知,虽然画出与自然场景类似的景观,但只是一种对话题描述的借题。在这种抒写的情志中,自然带出了心灵深处的形而上的抽象意蕴。

实话说没有真正感动我的现实风景,但有令我惊异的场面。唯有引出内心的情愫,才让我久久凝视,沉思其中。那是灵魂的假托影像,就如一个类似重影的偶合一样。

(0)

相关推荐

  • 访谈 | 《车桥之役》创作历程(下)

    上海青年写实绘画沙龙有幸采访徐芒耀老师的大型历史画创作<车桥之役>的创作历程,经过长时间的资料考证,最终为大家呈现这篇珍贵的访谈.为各位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在历史画创作上提供了学习参考的宝 ...

  •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哪个景别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哪个景别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哪个景别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哪个景别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哪个景别 柳岩的近景远景特写你们最喜欢她的 ...

  • 水墨画山泉穿岩细密绘画近景叠墨复画出效果及远景虚画出深远

    水墨画山泉穿岩细密绘画近景叠墨复画出效果及远景虚画出深远

  • [艺术研究]我画《早晨》

    画家能把写生画画得好看,是以自己的才华从自然中开掘提炼出一套表现或再现的方式与方法,为欣赏者成功制造了幻象或模拟的图景.其底蕴是一套奔突的臆想激情和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这里我不单指写实性绘画,所有杰出 ...

  • [艺术研究]我画《暮色中》

    如果我坚称自己只是个业余绘画者,无疑自诩为一个纯粹的个人主义画家,之所以这样说,是自认为维护了绘画性的纯粹,保护它不受商业的.金钱的.权势的干扰,或者说名气的侵染.因为名气的大小都是靠吸引眼球得来的. ...

  • [艺术研究]我画《那是个什么景》

    我一直认为别人的真理未必就是我的真理,正是基于这一点,强调个性化的认知应该是画家的一个本能表达.我没有开宗立派的野心,也没有那才华.认认真真地循着自己的学养,踏踏实实作画就是人生的极大享受. 绘画对着 ...

  • [艺术研究]我画《我的伊甸园》

    这是今年以来我的第一幅写生风景,那时天气还有些凉,但花儿怒放的很放肆.找了一个暖和的时间段,用两个半天画下的.本意想在这块板子上画冬季残雪的景致,没曾想倏忽之间春天的花开放了,春天,这个在所有时代都被 ...

  • [艺术研究]我画《夏天的风》

    许多年前,从彩色印刷品上看经典画作,尽管从不同版本的印刷品对照着看同一幅画作,很显而易见地看出不同版本的差异,仍觉得哪个版本都很好.具体到是不是准确地传达了原画的面貌,并不关心,其实有的也很难见到原作 ...

  • [艺术研究]我画《下午的晴天》

    我不可能还原那个真实,因为空间与物质材料完全不同,这幅画只是我的一个感受,把这相关的想法换一个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由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这个过程因为人类自原始先民时代就在做这样的表述,形成了一种习惯 ...

  • [艺术研究]我画《绘画印象》

    少年时代没有在意过印象派的绘画,开始用水粉颜料绘画时,便被人问道:"你学习过印象派吗?"印象派?很诱人的一个名词,于是寻一切机会找印象派的蛛丝马迹,并不断地被感动,后来我才知道,那 ...

  • [艺术研究]我画《杨树下的小径》

    画画这东西极为个人化,但所有人都接受得了.只要喜欢这类风格便就是好.这在艺术风格日益多元化,人们也逐步接受多元化艺术的今天,都不成问题了.沉郁的.清新的,古怪的各种意蕴倾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拥趸.我时 ...

  • [艺术研究]我画《夕阳下的街口》

    进了暑天,绿地树丛里的蚊虫扰人,于是便在街口作画了. 这幅画面上物体的构成有许多的平行线,关于如何来处理这样的画面,破费了一些心思,想来想去都觉得是白费心思.从生命的个性化而言,个人化的思考与视角才是 ...

  • [艺术研究]我画《蓬蒿之间》

    画面不是自然本身的状态,当画家在描绘这个场景时,它是用自己的情调在讲述.这里有一片什么调性的场景,这个调性应来自心灵的体味,然后付诸情绪.如果一个作者真正的是为自己作画,那他笔下再现的状态一定是深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