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回首人生九十年,学会选择而使生活重燃火焰 | 此刻夜读

(0)

相关推荐

  • 貌美女学生袁行恕爱上大八岁穷老师,婚后,生了个女儿,你知道的

    无论在什么时刻,师生恋都是拿不上台面的事,就算在如今也是会遭人议论的,更别说封建时代了. 在民国时期,学生和先生恋爱了,而且学生还有身了,本来为了两小我的生涯,打算打掉孩子的.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做袁行 ...

  • 七位老师在我家

    文:彭韬烨  聂传安 自己是老师,自然对这一行当的人与事就稍加敏感一些.某一天看三班彭韬烨的文章,发现他家共有七位老师时,的确吓了我一跳! 来,让我们跟着他的文章走进这个教育之家. 我们家三世同堂,其 ...

  • 贵阳花溪青岩古镇(二)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17年2月16日

  • 贵阳花溪青岩古镇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18年3月3日

  • 【山佳原创】叶嘉莹——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山佳:叶嘉莹--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都说女性的容颜,是她心灵的写照.倾听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讲解的诗词,瞬间会被折服,感动于她心灵的美丽.气质.谈吐,还有思想-- 一 叶家是旗人,本姓叶赫那 ...

  • 贵阳太慈桥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17年9月29日 太慈桥,俗称太子桥,位于贵阳花溪大道新太慈桥旁,旧时为前往花溪的必经之桥.太慈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太监杨贤出资修建,故此桥又名杨公桥.明代 ...

  • 王开东:一个女人可以流浪多远

    欢迎远道而来深圳读书会的朋友们,在这个烟花三月,我们相聚在碧螺村交流三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先抛砖引玉. 东山碧螺村毛毛雨家的院子 读书的时候,我读过三毛,但比较零星,不够系统.为了这次读书会,程老 ...

  • 天下贵州人 | 乐黛云: 透过历史的烟尘看人生

    乐黛云:苗族,1931 年 1 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集刊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 ...

  • 钱理群 | 一个老学生的回忆与祝福——为乐黛云老师九十大寿而作

    据说,乐老师的学生包括了好几代人.如果这样划分的话,那么,我应该算是第一代的老学生了. 我是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我的导师是王瑶先生和严家炎先生,其实还有一位,就是 ...

  • 90岁乐黛云:北大奇女子的生命热度

    她是位奇女子.17岁只身从贵州北上,瞒下父亲来到北大,入学作文得沈从文先生赏识入中文系.曾作为世界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访问红旗漫卷的苏联,也曾作为比较文学学者游历文化各异的大洲与国家:与哲学大师.北大哲学 ...

  • 陈平原 | 乐黛云:大器晚成与胸襟坦荡

    今天下午同时有两个会,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十周年纪念会,一是乐黛云先生新书发布暨讨论会,只能二选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理由是:我不是人文社的重要作者,可我是乐老师的重要学生.那边规格很高,多一个 ...

  • 活成了传奇的乐黛云先生

    一名女性被人称为先生,一定不同凡响.她肯定在某个领域作出了出类拔萃的贡献,且德高望重,具有独特的风范和魅力.无疑,我们的老师乐黛云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生.当年汤先生还在世时,每次我去看乐老师,汤先生开 ...

  • 乐黛云: 愿把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 舒晋瑜

    . 回顾自己的人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乐黛云说,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第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第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文学研究,第三是选择了老伴汤一介.        "我们共同 ...

  • 乐黛云:我只想潜心读书和教书

    我只想潜心读书和教书 乐黛云 乐黛云:苗族,1931 年 1 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 ...

  • 乐黛云:总是要创新,要走新路

    乐黛云,1931年生,1985年创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1948年我考入北大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有沈从文先生开设的"大一国文(兼写作)".废名先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分析& ...

  • 《奇女子,乐黛云》

    <夜读>国庆专栏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最后一期,  以乐黛云之名,  祝每一个人: 所言如弦乐耐听,所行如黛色沉潜, 所历如云霞多姿. 01 话说,乐黛云是谁? 中国比较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