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读者心理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中简单的一个套路,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期待感?

小说套路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四个字,给予和剥夺。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核心就是这么简单。

看似简单的套路,背后实则暗含了人性较为深层的心理弱点。

给予相对于读者就是得到,剥夺相对于读者就是失去。

我们怎么会知道读者想要什么?我们当然不知道读者想要什么,但我们知道读者不想要什么。

读者不想要别人已经拥有的,读者不想要自己拥有的别人也拥有,读者不想受到任何制约。

读者代入的是主角,那读者不想要的,我们不给主角安排,那主角是不是就得到了?反之,我们给主角安排他不想要的,那主角是不是就失去了?

就比如说女主角的外貌,是不可以具体描述的,也就是用文字已经描写不出那种美了。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女主的美,只能用极美的文字去勾勒出女配的美,用女配来衬托女主的美。

这是不是一种独一的,别的角色得不到的。这对代入剧情的读者来说,就有一种优越感。

回到刚才的问题,读者只要心理得到了,就会害怕失去,这是什么原理?

这样说吧,我们追逐一个物质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想买汽车,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理的期待,外在的表现是期待得到汽车,实际上内在的得到是一种心理的满足感。

但我们通常只会注重外在的得到,并以为那才是真实可靠的。然而实际上,外在的得到只是内心那个心理活动的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获取到心理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只会是一时的。

而小说就是直达重点,专门针对心理层面的满足,这种得到的感觉,实际上和我们在外面买了一辆车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说代入感非常重要,只要能让读者声临其境,那我们就跟神一样,操控着读者在小说世界的得失。

读者心理其实就是人的普遍心理,在我明白这些以后,每当我生出对外物的欲望,我都能觉察到心理活动的产生,从而消灭这个期待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