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文献中的淮扬运河(一)

(0)

相关推荐

  • H31杜甫五律《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读记

    杜甫五律<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读记 (小河西)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 ...

  • 诗词鄂州之《元丰癸亥秋季赴官郴岭舣舟樊口与潘彦明范亨》 .

    元丰癸亥秋季赴官郴岭舣舟樊口与潘彦明范亨 朝代:宋朝|作者:张舜民江上秋风九日寒,故人樽酒暂相欢.如何塞北无穷雪,却坐樊山竹万竿. [原题]:元丰癸亥秋季赴官郴岭舣舟樊口与潘彦明范亨父以小艇过吉阳寺是 ...

  • #上官婉儿 续集 #墓志 背后的 #秘密

    #上官婉儿 续集 #墓志 背后的 #秘密

  • 明人文献中的淮扬运河(二)

    正德十一年(1516),时任翰林编修的江西分宜人严嵩,家居十年后复出,于三月二十六日由分宜出发,五月初二日渡钱塘江,抵浙江驿,六月初二日抵扬州,七月十一日至张家湾,历时68天经过运河全程.严嵩在抵达嘉 ...

  • 宋代文献中的大云南和小云南

    苏辙的<龙川别志>记载侬智高亡逸之事提到:"任如期至,得小云南书,言智高至南诏,复谋为乱,为南诏所杀:公乃释任而奏其事."侬智高皇佑五年(1053年)逃入云南,宋朝派人 ...

  • 传说和文献中的东夷是如何形成的?考古和分子人类学是如何解释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无疑是对当时盛行的"中华文明西来说"的强势反击.随着时间的推移,9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 ...

  •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文学”概念考论

    作者:史伟(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 内容提要:"文学"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概念,先秦"文学"指以礼乐为主的古典之学:汉代以降以汉武帝时期 ...

  •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死因是什么?黑水城遗址出土的文献中,记录了他的死因

    成吉思汗是一代雄主,他带领的蒙古军队席卷欧亚,让诸国纷纷臣服.可惜成吉思汗也有去世的一天,那么成吉思汗的死因是什么?为何在<元史>中,只是含混说了一下,没有明确成吉思汗的死因呢? 成吉思汗 ...

  • 来看图,齿状线在国外文献中图像一览

    齿状线(Dentate line) 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下端连接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叫做齿状线,英文名称为Dentate Line. 齿状线是胚胎期原始直肠的内 ...

  • 近代文献中巨流河古城

    <东北名胜古迹轶闻> [古城]彭香阁云:新民县东二十里之巨流河驿,其附近处有古城一,墙虽倾圯,城基犹在,方圆可二里,其门墙尚能辨认.据耆老云,此城系高丽遗迹.相传李唐东讨时,高丽将克伦据守 ...

  • 乔天一: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建有一座名为"蓟"的都邑,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秦灭燕后,蓟城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却仍是北方的一座核心城市.由汉至 ...

  • 珍贵的古律吕知识,简单入门,是文献中找寻不到的文化瑰宝

    提高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强烈呼吁新的一年想学习国学的朋友选择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体系.中国古代音乐知识体系使用范围超乎你的想象.西洋音乐知识体系与我们中华音乐体系相比太渺小了.为什么?读完本文,关于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