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作品,都已经“图式化”了?

(0)

相关推荐

  • 冯志强|《金牛送福·丹青贺岁》新春书画作品展

    简历:写生中国主席团副主席,贵州分部主席.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特聘画家,贵州大风堂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团副主席. 重构的图像与美学叙事 --冯志强的色彩和视觉逻辑 冯志强的绘画作品引人入胜,是因为他在 ...

  • 论现代刻字艺术的审美元素——巩遵胜

    摘要: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产生数量可观的刻字佳作.我们知道在推崇现代刻字艺术的国家中,以中.日.韩三国最具代表性,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审美趣味.艺术家文化和道德素养及生存状 ...

  • 王铎的连绵草出现在明末清初书坛是时代的产物

    王铎的连绵草出现在明末清初书坛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说, 王羲之的草书在晋代主要是拿在手中供人把玩的艺术, 人们注重的往往是书作的局部精妙, 那么, 王铎的时代却是另一种情况了.由于书法作品已成为专供人们 ...

  • 【如茶·泡茶之思】

    味觉的审美 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 [如茶·泡茶之思] 泡茶器具(泡茶工具)的视觉艺术化的进程已经实现,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登峰造极! 茶叶(泡茶原材料)加工的丰富 ...

  • 宏观之像与微观之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 华容点翠(像素画) 王开立 湖北黄梅挑花图案 电驭山城(像素画·局部) 刘海淇.刘越等 从清晨至傍晚(像素画·局部) 朱梦佳 火锅之城(像素画· ...

  • 【书法研究】12届国展上,楷书作品都写了啥内容? ■孙涛

    <书法报>2020年8月26日第30.31期24.25版 责编:李金豹  邮箱:sfbs1@163.com 12届国展上,楷书作品都写了啥内容? ■孙 涛 本届国展入展楷书作品素材从体裁看 ...

  • 12届国展入展楷书作品都很抢眼,是赢在展厅文化还是经典笔法?

    2019年的12届国展,虽然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些获奖作品,还是让人记忆犹新的,尤其是楷书作品,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虽然楷书的入展率比较低,但是也呈现出了一些新气象,这些气象让人耳目 ...

  • 大部分国展作品,在取法“二王”的时候都犯了很大的错误

    最近笔者在查看了很多界的国展作品,由此而有很多感慨.大部分行书作品都取法二王,但大家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董其昌说"学书不临古人,必堕恶道",无论是否参加国展,取法古人是首要的条件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五)六、...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五) 六.无硬伤 文字错误.草法符号语言不对.繁简字转化不对.有错字.文词错误.文本不完整(比如一首诗8句只写了4句),都要淘汰.有时还讲忌讳,有些书展讲主题性,同等条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三)五、...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三) 五.多变化 古人对文字的书写,是为了实用,方便阅读,字形逐渐形成了标准,从而也逐渐形成了方块字.远古的先民没有方块字的观念,而是因字成型,如甲骨文,都是自然的字形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四)2....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四) 2.大小变化,写得一样大小就是毛病 行草书要有字组,有小字字组.大字字组,字组要分出块面.大小对比,大片的枯湿浓淡疾缓,就构成丰富性,大字组团,小字组团,就像草地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二)三、...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二) 三.有个性 要与古人略有不同,要有一点个人的审美追求,这说明你有思想.有风格,作品才能有标识.风格是一种稳定的长期坚持的表现方式和面貌,形成标识,能够辨别,这是艺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一)写怎...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一) 写怎样的字才算好书法?说这作品好,有哪些标准?或者说有哪些审美规范?字要写得合乎审美共性才美.书法合乎审美共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一.精美 各类好的艺术品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