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八章
相关推荐
-
艾艾贴】做事业想要有成就,除了努力还不够,你要搞懂这招
插入我的广告 你不赚钱是因为你头脑当中的理念是错误的.你为什么要去营销,比你厉害的人呢?应该去抓住作者就像我们找对象,其实也是这个样子. 因为你很聪明.社会上很多混的好的人的气质都是聪明人.特别是那些 ...
-
算不得英俊的唐伯虎与相貌并不怪异的朱元璋
<桐阴清梦图>(局部) 明 唐寅 绘 上图为坊间流传的朱元璋像,其实作于清代 下图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真像> 唐伯虎的曲折身世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前提的,即为士.战.胜敌.用人.能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则是最高明的士.战.胜敌与用人.看来,老子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其政闷闷,是无为政治的特征.其政察察,是有为政治的特征.按我们的理解来看其政闷闷与其政察察,就很容易解释.其政的政,是统治集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者,常有一大不自觉的弱点,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忘了学习的目的,而以学习本身为目的了.一切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认识真理,但真理不是具体可见的,需要通过众多具体入微的知识来做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代表事物的刚强,雌则代表事物的柔弱.人们都知刚强的好处,而不知柔弱的好处.老子的哲学,就是强调柔弱好处的学说.唐玄宗的解释则有他独特的见解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人心淳朴,世道也就淳朴,看来这是一个规律.人们也希望世道淳朴,不欢迎世道凋弊.但最好是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再加上世道淳朴,没有种种因财富丰富而产生的罪恶.但实际情况是很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