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国“裱糊匠”—李鸿章
相关推荐
-
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后,为何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说起李鸿章,如果是学过近代历史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作为晚清后期的著名人物,他是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后代人对于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他的人说 ...
-
清朝灭亡,留下一屁股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大头债如何处置?
清朝中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对抗外国侵略者时屡战屡败,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最直接的就是赔出了真金白银的大笔款项.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清朝第一个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八)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八) 李鸿章在上海兼署五口通商大臣期间,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从此,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 ...
-
李鸿章死前嘱咐后人:日本不足为惧,但要小心这个国家,是何缘故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句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句就是晚清备受诟病的朝廷重臣李鸿章写的,纵观李鸿章一生,可谓是既有辉煌又有屈辱,既是为挽救国家于危难而发起洋务运动,将西方 ...
-
《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还,但是清朝10年后亡了,剩下的呢?
我国历史上的王朝基本都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败,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内部的.清朝的辉煌在于康熙乾隆盛世,但是它的衰亡,却对中华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巨大损失. 1900年6月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对万 ...
-
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我们是否错怪了他
许多人对于李鸿章的印象大概来自于九年义务教育. 在曾经的大多情况下,这三个字都是近代屈辱的同义词. 1871年8月,已是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同日本签下了<中日修好条约>.这是李鸿 ...
-
《李鸿章-1》:晚清裱糊匠,悟人生沉浮进退、得失成败之道!
《李鸿章-1》:晚清裱糊匠,悟人生沉浮进退、得失成败之道!
-
慈禧的秘密“情人”,被称为顽固派的荣禄,才是真正的大清裱糊匠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64期: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肯定又否定,否定再肯定--往复循环的一个过程,在<走向共和>中对人生的阐述尤甚. 比如李鸿章,最早的时候只知道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 ...
-
满族与清帝国1
一.满族 满族,旧称满洲族,中国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 ...
-
沙皇俄国经常入侵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为何很少听说向波斯扩张?
俄罗斯从伊凡四世开始,不断对外进行疯狂扩张,除了掠夺土地之外,俄罗斯更是对夺取稳定出海口而情有独钟,北方战争.沙俄-奥斯曼战争均于此有关,沙俄和波斯帝国之间围绕里海,同样发生过多次争夺. 第一回合:从 ...
-
别再被电视剧误导!清帝国灭亡前夕,大清军队军服已经走向西化
80后的读者们应该都看过一部叫做<千秋家国梦>的电视剧,该剧演绎了名门望族许氏的变迁与轮回,这部剧的剧情丰满,从一个家族的变迁可窥见国家从晚晴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和苦楚.但该剧中晚清 ...
-
【小小说】唐波清/打渔匠翠姑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唐波清 一片湖,一叶小木船,一个苦命的女人. 奶奶不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而好似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奶奶有事没事的时候,总喜欢盯着家门口的那片湖 ...
-
清四川仁寿县匠杨吉波十两锭
清代 四川"仁寿县""匠杨吉波"三戳十两圆锭,原始状态,匠名少见,惜面部有一小处验银,保存完好,重341.0克
-
宣统元年印造大清银行兑换卷李鸿章像东三省通用壹圆
宣统元年印造大清银行兑换卷李鸿章像东三省通用壹圆
-
清·北洋天津银号李鸿章像库平足银叁两银票正面单面试色样票
清·北洋天津银号李鸿章像库平足银叁两银票正面单面试色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