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演双簧

1917年初,在北京高师国文部任教授的钱玄同就开始给《新青年》杂志投稿,积极支持文学革命,参加国语研究会。1918年,为扩大《新青年》的影响,特别是要对一些守旧派思想进行全面批判,钱玄同和刘半农经过一番策划求,决定以一反一正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写文章,引起争论,批驳那些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

1918年3月,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洋洋洒洒数千言,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攻击主张新文化的人是不要祖宗。刘半农撰写了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所提出的观点加以驳斥,把实无其人的王敬轩批驳得体无完肤。这实际上是钱刘二人演出的一场"双簧"戏,故意制造一场论战,以便唤起社会的注意。鲁迅后来称这场论战是一场"大仗"。

钱、刘的"双簧"戏上演后不久,真正的新文化运动反对派确实跳了出来。他们因王敬轩被批驳而坐立不安,要为王敬轩鸣不平了。1919年春,赫赫有名的桐城派代表林琴南在上海《新申报》上的《蠡叟丛谈》中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影射攻击《新青年》的几个编辑,以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以狄莫影射胡适,以浙江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林琴南在小说里幻想出一个英雄"荆生",让这个伟丈夫寻衅闹事痛打田、狄、金三人,发泄他维护旧礼教、反对新文化的积怨,从精神上满足了卫道者们的私怨。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为表示对林琴南使用的卑劣手段的蔑视,钱玄同虽有很多笔名,又常以"金心异"自称,鲁迅也常以"心异兄"、"心翁"称之。他们都曾使用"金心异"这个名字写文章,"回敬"过林琴南的诽谤、攻击。

(0)

相关推荐

  •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曾经总结了鲁迅先生...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曾经总结了鲁迅先生的三点短处:多疑,轻信,迁怒,所以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但好像没骂过巴金.鲁迅出殡之日,为鲁迅抬棺的有16人,其中包括巴金. 这16个人无一不是文化界名人,分别是: ...

  • 钱玄同:北大最幽默的教授,上课讲段子,堪称脱口秀大会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关于民国大师钱玄同,有很多不得不讲的有趣故事. 不提没有钱玄同,中国文坛上就没有鲁迅这个名字,也不提他有个儿子,名叫钱三强,暂且说一说那些曾点亮历史 ...

  • 《觉醒年代》:看林纾小说《荆生》与《妖梦》的写作对象

    电视机<觉醒年代>最近大热,我也一直在追更.在这部剧里,我喜欢蔡元培的雍容大度,也欣赏陈独秀的聪颖和他看事的通透.他写了一封叫<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里说,他是赞同蔡元培的&q ...

  • 钱玄同先生书法

    险些把汉字废掉的大师级学者书法家--钱玄同先生书法作品欣赏!钱先生生于1887年,浙江湖州人,现代思想家.文学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四"时期参 ...

  • “媒体大师”陈独秀:普通杂志《新青年》,这样被他打造成了爆款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与影响,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胡适等人的事迹,但凡是接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人,对此大多有一定的了解.近来热播的<觉醒年代>就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主轴 ...

  • (8)钱玄同废汉字旨在废除孔学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钱玄同作为倡导者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并主张"废除汉字".在当下崇尚国学.怀旧繁体汉字的时期,探究钱玄同力主废除汉字的缘由. 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

  • 为什么看《觉醒年代》的人这么少啊

    春节期间我在追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是<觉醒年代>. 刚开始看<觉醒年代>的时候,豆瓣上评价人数是2365个,截止2月22日,评价人数如下: 比它上线晚的<赘婿>,评价人 ...

  • 邵栋:刘半农与胡适之交恶与出国问题

    <新青年>的干将抑或"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才子,刘半农其实两者皆是.他曲折的经历与驳杂的爱好,使得对他的定位变得困难.同时,他的"脚踩多只船"的文学与 ...

  • “你们纪念鲁迅,跟我周树人有什么关系。”

    图源网络 1. 此间,纪念鲁迅提炼出的往往是一个无害的鲁迅.一个全民喜闻乐见的鲁迅,而全民纪念鲁迅的热潮下,却久久不见新的鲁迅,这是使我在铺天盖地的纪念中感到悲凉的原因. 2. 鲁迅现在是被全民纪念的 ...

  • 【转载1】张厚载及其京剧评论(沈达人)

    X 评论家的生平 张厚载,字采人,号豂子,笔名聊止.聊公,生于1895年,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出身书香门第,曾就读北京五城学堂,为该校国文教员.近代文学家林纾所赏识.以后,相继入天津新学书院.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