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第一回,看曹雪芹诗词功力,各种诗体信手拈来

前言

四大名著中,公认红楼梦里的诗词水准最高,原创程度也最高。书中有不少诗词歌谣,是曹雪芹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写成。

在红楼梦中的第一回里,有七首诗和三幅对联。

一、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一回的题目本身是一副对联: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甄士隐是一个不求名利之人,贾雨村则热衷于功名,二人恰好是鲜明的对比。第一回书中,二人有一段交集。

甄士隐梦中遇到僧道二人,有幸看到了通灵宝玉,还没有看得真切之时,道人和僧人夺回宝玉,转到一大石牌坊后消失了。这个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是第二副对联。

第三幅对联说的是贾雨村的“风尘怀闺秀”之事,他看上了甄士隐家中的丫鬟,因此他不仅作诗,还写了一副对联: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是第三幅对联。

二、偈,是什么

空空道人见到青埂峰下的石头是时,他先这个石头后面有一首“偈” 。偈,指佛经中的唱词,很像诗歌中的绝句,但是比绝句自由得多。

绝句一般为五言、六言、七言。偈语,还有不少三言、四言,而且有很多偈语并不押韵。

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这个偈语,其实是一首标准的七言近体绝句,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段偈语是石头的自述,说自己没有机会去补天,却落入凡尘中生活了很多年。他的这段故事,都刻在了石头上,不知道请谁把自己的奇特经历传播出去。

三、绝

空空道人被通灵的石头说动,于是将石头上刻的故事抄录下来,即《石头记》。后来,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又有人改为《红楼梦》、《风月宝鉴》。

后来辗转到了曹雪芹手里,他修改后分出章回,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绝,是四句的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这首诗是仄韵的五言古体绝句,暗示了书中金陵十二钗的命运。

四、四句言词

《石头记》中记载的故事,从姑苏城中的甄士隐开始。某日甄士隐梦到一僧一道。即第一回题目中的“甄士隐梦幻识通灵”。醒来以后,甄士隐抱着女儿在门口遇到了僧道二人。

书中写到:

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个“四句言词”,是一首七言绝句,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和其他的诗一样,充满了对于书中人物命运的暗喻。正如诗中所说,元宵节的时候,甄士隐的女儿英莲真得丢了。

五、五言一律

两个怪人留下一首“四句言词”后就走了,留下甄士隐自己瞎琢磨。这时候寄居在葫芦庙的贾雨村路过,被贾雨村邀请到家中饮茶。

贾雨村在甄士隐家中,见到了一个美貌的丫鬟后,这个丫鬟多看了贾雨村两眼,搞得他想入非非,写了一首诗。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谓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贾雨村写了一个多情的女子,自以为女子对其有意。

后面还赤裸裸地写了一幅对联:玉在匮[guì]中求善价,钗于奁[lián]内待时飞。玉也好,钗也好,似乎忍不住要扑到自己的怀里了。

这一段,正是题目中的“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六、口号一绝

甄士隐请贾雨村饮酒,良辰美景之中,赏心乐事之时,贾雨村狂兴英发,写出一首豪迈的绝句: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咏月的绝句展示了贾雨村心中的抱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令人仰视。

正是这首词令甄士隐对其刮目相看,赠与盘缠资助他谋取功名。

得了盘缠以后,贾雨村不告而别,把“奁[lián]内待时飞”的钗也不要了,还是求功名要紧。没有事业哪来的家庭呢?贾雨村可是个明白人。

七、好了歌

贾雨村走了不久,甄士隐的霉运接二连三。先是女儿在元宵节丢了,然后家中遇到火灾,几乎破产。甄士隐投靠老丈人家也备受冷遇。

这天,甄士隐又见到了一个疯道人,给他唱了一首歌:

可巧这日拄了拐,挣挫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疯道人口中的“几句言词”就是著名的《好了歌》,这是一首古体诗。诉说人间的兴衰无常。

甄士隐醍醐灌顶,一下子醒悟了。

八、以诗解诗

甄士隐听了这首《好了歌》以后,似乎看透了一切。于是,他也作了一首诗,解读了一遍《好了歌》:

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和甄士隐解读的这段歌词,都可以看作古体诗。不过道士的《好了歌》是齐言诗,甄士隐这首长短句杂用,是杂言诗。

这两首诗更像民间歌谣那种极为通俗的用词用字,类似于元曲的用笔。甄士隐大彻大悟,不再以世间事为牵挂。唱完这首歌后,和道士一起走了。

结束语

《红楼梦》第一回中共有七首诗,其中七言绝句有3首,五言律诗有1首,这4首都是格律诗。

另有五言仄韵古绝句1首,齐言长篇的古体诗1首,杂言长篇古体诗1首。这三首都是古体诗。

在红楼梦中后面的篇章中,还有七言律诗,联句的排律,以及不少词作。作为一个小说家,曹雪芹的功力可谓上乘。如果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诗词应属中流偏上一些。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93|夜深谁念露华冷,紫云山房主人吕同老咏物寄志

(0)

相关推荐

  • 《中秋对月有怀》赏析

    <红楼梦>第一回 读红品诗词-5 <中秋对月有怀>赏析 文/墨吟 筱蕊 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红楼梦>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整个故事以此二人相识始,亦以此二人别后又相遇 ...

  • 红楼梦:贾雨村的月亮和香菱的月亮

    贾雨村和香菱都是红楼梦中"小枯荣"(后面贾府的故事是为"大枯荣")的人物,也是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作为配角,二人所写的诗并不多,但不约而同的,他们都将月亮作为了 ...

  • 《对月寓怀口号》赏析

    <红楼梦>第一回 读红品诗词-7 <对月寓怀口号>赏析 文/墨吟 筱蕊 中秋之夜,贾雨村对月当歌,又复一联,被甄士隐正巧遇着,免不了点赞.寒暄,又请他到自家的书院里,置上美酒佳 ...

  • 薛宝钗最后嫁给又老又丑的贾雨村,是为了钱,你看贾雨村说了啥

    文/小冷 作为<红楼梦>主角之一的薛宝钗,她身上蕴含的谜团很多,在众多的红学专家以及红楼爱好者当中,争论不休的焦点大都为:薛宝钗进京真是为了选秀,还是接近贾宝玉的借口?薛宝钗真的爱贾宝玉吗 ...

  •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11:第一回精读⑪

    011 第一回精读⑪ 原文节选 批注精读 [批注]这一段作者通过甄士隐引出了"贾雨村"这个人物,贾雨村本名叫"贾化"谐音"假话",而他的字& ...

  • 伴梅斋: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诗词韵文(二)

    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诗词韵文(二) 作者:伴梅斋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因为要列举原文,篇幅太长,只好分做两篇来发.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脂批曰:"表过黛玉则紧接上宝钗&quo ...

  • 伴梅斋: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诗词韵文(一)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诗词韵文(一) 作者:伴梅斋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一向喜欢<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所以单列出来,专门欣赏.以下是按书上出现 ...

  •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她的病有没有治?红楼梦第一回给出药方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她的病有没有治?红楼梦第一回给出药方

  • 【品读时刻】蒋勋细说红楼梦 | 第一回(上)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他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 ...

  • 红楼梦第一回试读,欢迎提意见

    <红楼梦>第一回试读

  • 【品读时刻】蒋勋细说红楼梦 | 第一回(下)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 <蒋勋细说红楼梦>是蒋勋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他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 ...

  • 红楼梦第一回2

    夏老师伴你学 红楼人物姓名谐音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

  • 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

    其一:缘起缘灭 路人甲:堂堂大清,文字狱何等慑人 ,写出这玩意儿,你就不怕杀头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写书? 曹雪芹: 历经沧桑见真纯,何况这真善美的事情,又有哪个不会喜闻乐见呢?虽不免瑕疵,却也将真事 ...

  • 《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巧用四个对比,让我们看清世间冷暖

    虚无幻境与真实世界相对比 第一回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先后登场,又是女娲补天.又是几世几劫.又是太虚幻境.又是地陷东南,读者仿佛身处玄幻世界.作者通过僧道与甄士隐的接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