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纺车(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9)
相关推荐
-
【东方诗苑•特约】商野‖手摇纺车编织的歌谣——呈给天堂慈祥的奶奶
不知曾几何时,从祖上传下一辆纺车 闲置已久,被遗弃在拴牲口的老东屋 自从慈祥的奶奶,带着对尘世的眷恋 离开了以后:那年我才刚满十三岁 突然之间,就觉得自己"长大"了 无人之时悄悄走 ...
-
我家住在徒骇河边
我家住在徒骇河边 文/张迎春 我的家,在鲁北平原一个角落里.那里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名山大川,只有徒骇河从村东边的麦田边流过.河水浅缓,芦苇纵横,野鸭低飞.两岸绿树成荫,麦浪飘香,悠闲的牛羊低头啃着茂盛 ...
-
「亲情美文」祖母的椿花
一朵一朵,那些闪烁在童年记忆中的淡黄色的小花. 一缕一缕,那些飘荡在童年记忆中的清幽的椿花香. 是的,椿花,椿树的花.她们是细碎的小花朵,她们是素朴的小花朵,她们是安静的小花朵,她们是乡村祖母的小花朵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二)搓捻子纺棉线
(二)搓捻子纺棉线 如果说弹花轧花是织布前的材料准备,那么搓捻子(搓棉条)纺棉线则是土织布的第一步. 搓捻子:搓捻子时,先找一块光滑的砖头(就是普通的青砖,只是常用而已所以比较光滑),实在没有这样的青 ...
-
『我醉乡土』程立正丨母亲的纺车
母 亲 的 纺 车 程立正 每次回老家,从我家大门洞里穿过的时候,一抬头,就会看到侧面墙上高高挂着的纺车,它在那里已经"休息"了近二十多年了. 那是一辆普通的农家纺车,陈旧但并没有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4-15)
(我的母亲和她的小儿女宗海雪银) 十四.当了母亲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眼里有4层境界.进了门,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我家14间房子是在1954年落成的.有粮有房,这只是农民追求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1-13)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都是粮食惹的祸 我祖父母将深藏在地下石囤里的三石 (dan)麦子全部挖出,让她叔父老三灌走.按说,够他家六口人每人每天一斤吃三个月.那年月,马车是硬轮,不具备刹车功能,只可在平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8-10)
八.一种精神力量 有一天,她和几个女孩子去池塘洗衣服,岸边走来一个老太婆,指着她说:这个女孩子有福相. 她本来满腔悲愤,见人就想哭.听此言语,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了新的感想. 这池塘一边有个土鼻梁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5—7)
五.她的母亲被卖 父亲.弟弟和祖母的死,为娘的心要揪烂了!上断了梁,下绝了根,一个家庭骤然如天塌地陷,眼前一片黑暗.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她的母亲又被人绑在马背上卖了! 那是她父亲死后,父 ...
-
高宗义:返销粮(历尽苦难的母亲21)
21.返销粮 那年珍宝岛一仗下来,双方均感到谁也没赢.用<杨家将>戏上的话说:"杀来杀去杀自家".况且两国交战,黄雀在当裁判,同时在激将.烧火.浇油.战争使人聪明起来, ...
-
高宗义:生产队开会(历尽苦难的母亲20)
20.生产队开会 (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 很清楚记的,1972年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准备访华.大队安排驻队干部井槐到我们生产队召开会议,宣讲上级政策精神,要求把日首相访华的事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
高宗义|| 会做饭的母亲(历尽苦难的母亲18)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八.会做饭的母亲 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庭妇女必须具备两项基本功:一是会织布纺线:二是会做饭,会在锅台上做出省米之炊.尤其大家庭,一 ...
-
高宗义||苦度春荒的记忆(历尽苦难的母亲17)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七.苦度春荒 1952年以后,海南.西藏全部解放,援朝战争停火,国内几千年的剿匪运动取得最后胜利.国家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厂矿工业的 ...
-
高宗义||三娘教子(历尽苦难的母亲16)
十六.三娘教子 那时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和社会物质财富一样贫乏单调,没有手机和电视,电影也很少看到.母亲看到最多的便是村上的戏. 高东大队剧团,虽是业余排练,逢年节演出,但有十多位演职人员:兴昌.金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