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31章》“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相关推荐
-
论语日课223:为什么要学音乐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泰伯>9.15)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厘正音乐,整理好<雅>< ...
-
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人处在哀痛之中,自然就不会唱歌,这完全是出于真诚.出于直心.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没有掩饰,是一个人至真至诚至仁的具体体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于:在. 是日:这一天. [译文] 孔子在这 ...
-
我读论语之 颜渊问政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颜渊,就是颜回.回是他的名,渊是他的字.对一个人尊重(尊敬)不能呼其名,要称其字.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 ...
-
#每日学论语#7.32【2017-1-2】
#每日学论语#7.32[2017-1-2] [原文] 子与(yǔ)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hè)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微言微感 ...
-
【第17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1章》“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1章>"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7·31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音hè)之. 反:反复,重复.和:读四声,唱和. 这段话的 ...
-
【第175期】音频学《论语》“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音频学<论语>"子与人歌"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 述而篇第31章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①之,而后和②之. 本章中"必使反之"的"反&quo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第150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qu ...
-
《论语·述而篇第6章》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
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
《论语·述而篇第9章》孔子参加丧礼后因何日哭而不歌?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日哭:哭指吊丧.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一日之内,哭人之丧,余哀未息,故不歌."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 ...
-
《论语·述而篇第10章》孔子“用行舍藏”的为官之道用意何在?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音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
-
《论语·述而篇第12章》孔子对哪三件事格外谨慎?
7·12 子之所慎:齐(音 zhāi ).战.疾. 齐:同斋.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叫做斋,或斋戒.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