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9章》孔子参加丧礼后因何日哭而不歌?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述而篇(九)
素说《论语》:述而篇(九)
-
孟子的历史贡献
kucao1002 推荐于2017-10-07 ·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
-
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人处在哀痛之中,自然就不会唱歌,这完全是出于真诚.出于直心.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没有掩饰,是一个人至真至诚至仁的具体体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于:在. 是日:这一天. [译文] 孔子在这 ...
-
【学点哲学】古人60句箴言:知人情世事,学为人处世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论语·述而篇第6章》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
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
《论语·述而篇第10章》孔子“用行舍藏”的为官之道用意何在?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音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
-
《论语·述而篇第12章》孔子对哪三件事格外谨慎?
7·12 子之所慎:齐(音 zhāi ).战.疾. 齐:同斋.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叫做斋,或斋戒.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 ...
-
《论语·述而篇第16章》孔子学《易》对我们有何启示?
7·16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同"假",给予.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再给我几年,到五十岁时去学习 ...
-
《论语·述而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语“怪力乱神”?
7·20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语:谈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不谈论的事: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从孔子不谈论"怪.力.乱.神"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力&quo ...
-
《论语·述而篇第27章》孔子反对“不知而作”对我们有何启示?
7·27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音zhì)之,知之次也." 作:与述而不作的作字同意,指立言.识:与立志的"志" ...
-
《论语·述而篇第28章》孔子因何接见“难与言”的互乡的童子?
7·28 互乡难与(音yú)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音 yù )其进也,不与(音 yù )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音 yù )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