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语“怪力乱神”?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一)
素说《论语》:先进篇(十一)
-
祭如祭在神如神在
<论语·八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段文字是孔子在讲述祭祀的态度,以上是自古以来的断句,但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如下. 祭如在祭,神 ...
-
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7-21)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观念,很少谈论鬼神,但这不意味着他绝对不谈论鬼神.如"敬鬼神而远之",就表明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是持认同态度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 语:告诉,谈论. ...
-
怪力乱神子不语——《论语》悟读【164】
迷信信迷不自信:学好好学有定力.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不语(谈):怪(怪异),力(勇力),乱(动乱),神(鬼神). [译文] 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动乱,鬼神. [悟读] ...
-
求神求人求诸己——《论语》悟读【17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 ...
-
【第168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语“怪力乱神”?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0章>孔子因何不语"怪力乱神"? 7·20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语:谈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不谈论的事: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论语·述而篇第6章》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
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
《论语·述而篇第9章》孔子参加丧礼后因何日哭而不歌?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日哭:哭指吊丧.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一日之内,哭人之丧,余哀未息,故不歌."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 ...
-
《论语·述而篇第10章》孔子“用行舍藏”的为官之道用意何在?
7·10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音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
-
《论语·述而篇第12章》孔子对哪三件事格外谨慎?
7·12 子之所慎:齐(音 zhāi ).战.疾. 齐:同斋.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叫做斋,或斋戒.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斋戒.战争 ...
-
《论语·述而篇第16章》孔子学《易》对我们有何启示?
7·16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同"假",给予.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再给我几年,到五十岁时去学习 ...
-
《论语·述而篇第27章》孔子反对“不知而作”对我们有何启示?
7·27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音zhì)之,知之次也." 作:与述而不作的作字同意,指立言.识:与立志的"志" ...